自己心境中的微妙變化,葉凡自己根本不曾察覺,這半個多月來,為了壓抑充斥自己身心中的狂躁,隻能不停地給自己找活幹,不要讓自己有閑工夫去胡思亂想,否則就總有一種看誰都不順眼,逮誰就想揍誰。
可人總要睡覺不是?
尤其是到了晚上,農村的活計就算再多,晚上也是無事可幹啊,這怎麼辦?好辦,葉凡有的是辦法。
每天吃了晚飯以後也不看電視,反正鄉下的電視翻來覆去地也就那麼幾個台,節目從小看到大都沒有太大的變化,提著劍就到自己家屋後的山梁上練劍。全真劍法九路七十二式,每一式又有九個變式,一共三百七十八招,可謂變化無窮,繁複無比。被自己壓抑在身心中的躁動就用這種方式來宣泄,每一次練劍都要練到筋疲力盡方才停手。劍法倒是越練越熟了,可那暴躁之意卻也是越練越厲害了。
回家之後也不打坐練氣了,一則是實在那種定境中的暴躁難耐,二來也是實在疲勞,倒頭就睡過去,第二天醒來以後繼續幹活,無論是什麼活活,葉凡都搶著去幹。隻有這樣才能稍稍發泄彌漫在身心中的那種躁動。
在農村裏,勤勞肯幹可是一種美德,但是看在葉凡的爹媽眼裏,卻是平添憂慮。這孩子自從回家以後就不對勁,成天神思恍惚,仿佛在跟誰生氣似的,難道這孩子當真失戀了不成麼?
倆老商量以後,做了一個決定,給葉凡找房媳婦,這樣一來可以讓葉凡的精神有個寄托,二來成家立業,農村孩子如果沒考上大學,一般二十來歲就會定親結婚生孩子,在偏遠農村,成家是頭等大事;三來呢也可以解決傳宗接代的問題,當真是一箭三雕。
第二天,葉振國把這事跟葉凡一商量,讓他老子意外的是原以為他怎麼都會推脫一番,卻沒想到葉凡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不過隻要答應了就好。
現在這世道,農村當然也不興包辦婚姻的那一套,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還是有很大的影響力的。葉凡一答應,葉振國的腦筋就活動開了,哪家閨女人品怎樣,有沒有不良嗜好,對其家世背景是不是了解等等。
這些問題很要緊,因為將來娶過門以後婆媳關係要是處不好,摔鍋打碗的事是常有的,那這日子還咋過?
是不是勤勞更加要緊,農村人還圖個啥,不就是個好生養麼?可這媳婦要是好吃懶做,日頭大了怕曬,風大了怕冷,將來生個娃保不齊也會教成這個樣子,那葉家鬧不好就會被敗家子給搞壞了。最重要的是娶媳婦不是娶個大爺,一旦將來需要盡孝的時候,這就是個巨大的問題,在農村這樣的情況可不少見。
終於,在葉振國再三衡量以後,選定了山背後自己好友李雲龍家的閨女李慧作為將來的準兒媳。
這丫頭跟葉凡是從一年級讀到高中的校友,算是有共同語言,也有共同的經曆,如果男女雙方見麵沒什麼意見的話,那就可以下定然後挑日子迎親了。
可葉振國千想萬想,想破了腦袋葉凡會給他來這一出。
話說這是八月初一,一個逢場的日子,農村的集市不像城裏每天都有,需要挑日子的,會真場逢一四七,三十一不算,也就是說但凡是有一四七的日子,就是趕集的時候。一大早葉凡就被他媽從床上拖了起來,然後打扮整齊,準備去和自己未來的媳婦見見麵,培養培養感覺。男女雙方見麵,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為了盡量讓兒子打扮得漂漂亮亮,英武帥氣,葉凡他媽可是絞盡了腦汁,終於可以出門了,看著兒子挺拔的身姿,剛毅的臉頰,陳雲秀終於滿意地鬆了一口氣。有道是人是樁樁,全靠衣裳,即便是葉凡其貌不揚,但在這小地方也算是出類拔萃的人才了。
走了一個小時的路,穿過亂七八糟的人流,來到葉振國平時和三朋四友喝茶的茶館,一看李雲龍坐在裏麵的位置裏,大聲道:“老李,你來啦?”
李雲龍見葉振國帶了葉凡進來,也從八仙桌旁邊站起來大聲道:“葉振國,你孫子平時趕場不都挺早的嘛,怎麼今天都十點多你才來?”
葉振國拉著葉凡走過去:“還不是為了咱們這兒女親家,你看,我這小子還行吧?”
葉凡從小就認識李雲龍,算是他老子的鐵杆好友了,以前都叫他李叔,這三年多沒見了,自己怎麼都得主動打個招呼吧,於是葉凡從隨身的衣兜裏掏出一包昨天專門從小賣部裏買的紅塔山遞給他:“李叔,幾年不見了,你身子骨一直還那麼硬朗啊。”
李雲龍伸手接過煙,看著葉凡的樣貌,不由得大感滿意,幾年不見,當年那個頑劣不堪的葉凡也長成大小夥了,臉上少了稚氣多了幾分男子漢的硬朗之色,不由得笑道:“葉凡哪,如果沒什麼意外,很快你就不能叫我李叔了哦。”
坐在李雲龍對麵的李慧眨巴著眼睛,也有幾分驚喜和歡喜,他們倆才是今天的主角,倆家老爹不過就是穿針引線的角色。
葉振國坐下招呼夥計給自己上茶,然後對葉凡道:“葉凡,你們同學兩個也有幾年功夫沒見了,你們出去走走吧。”
葉凡低著頭,哦了一聲,轉身就走,也不招呼李慧,搞得對方莫名其妙。這家夥到底是鬧哪出,從小認識,但今天畢竟不同以往啊,怎麼也得招呼一聲才是。李慧對葉凡倒的確有三分喜歡,當過兵,也算是見識過大場麵的,人長得也不壞,這樣的如意郎君在鄉底下可不好找,雖然有些不明白,但還是站起身來追上去。
李雲龍是看著他長大的,自然覺得今天他有些反常,帶著疑問:“老葉,你實話告訴我,葉凡這孩子咋了?”
葉振國心中微微有氣,這家夥太不識大體了,怎麼你也得客氣一番再走啊,居然連招呼都不打,不過到底是自家孩子,也不與他一般見識,道:“老李,這是孩子們的事,我們老的就別參合了。”
“等等!”李雲龍見也振國顧左右而言他,當然要追問:“孩子們的事是他們的,我們的事是我們的,你老小子是不是又什麼事情瞞著我,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