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 無明劈破始見天(1 / 3)

葉凡入魔了嗎?

他入魔了,而且還淪落得不淺!

那他為什麼沒有修為大減呢?

減過,隻不過此時神識重回,定念精純,將他從魔境中給拉了回來。就如同前麵所經曆過的欲境一樣,魔境也同樣隨時能出能入,直到心中缺處徹底照見然後化盡再不為其勾牽以後,就破了魔境修行。

但這一出一入,前後差別猶如天淵,自己這段時間所修所煉的劍意徹底融入元神中,元神元氣抱一不離,法力運轉如心使臂,已經初知禦器境界。也隻有到了這個境界,才有成為高手的資格。

這短短的一瞬間,葉凡到底經曆了什麼呢?

其實說來簡單也好笑。

大家聽說過阿Q精神沒有?

不錯,就是這個魯迅先生筆下極盡諷刺之能事的阿Q精神。大家不要笑這種精神勝利法,真正應該笑的是隻敢用精神勝利法來得到某種虛幻的滿足的這種人。換一種情況,換一種人,這種人不僅僅在精神上阿Q,而且還將這種精神帶到了現實中然後身體力行。

打個比方,看見誰家二世祖開個法拉利跑車在大街上橫衝直撞,如果被有這種精神的人看見了會怎麼說呢?

應該是這樣的,你牛什麼牛,我家以前比你闊綽多啦。

反過來的一種阿Q精神勝利者會怎麼說呢?

你牛什麼牛,我以後一定比你闊綽,法拉利買兩輛,前麵開一輛後麵拉一輛。

如果這個人再牛叉點,不僅僅在嘴裏這麼說,心裏他也是這麼認為的,並且相信自己以後一定能做到,然後身體力行,做生意賺錢,朝著這個目標進發。

也許這個人最終還是沒有做到自己說的那種前麵開一輛法拉利,後麵拉一輛法拉利,但最起碼他至少可以前麵開一輛長安後麵拉一輛拖拉機。

前者可笑,因為一切都是假的,不過自我安慰而已;後者可敬,因為至少努力過,即便最終還是沒有達到這個幻想,可至少他敢想敢幹,在這個努力的過程中,未必就沒有機會將這個幻想化為實在。

從這個角度上說,其實每一個人都是阿Q,所區別的就是能不能因願而實行。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理想的自我存在方式,這個時時刻刻存在於自我心念中的理想的自我便是心魔的根源所在。

正因為對自我有所期待,期望,這才會留憾,因為每個人都受限於存在的現實,不可能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去將自我的幻想最終化為現實,一旦所求所有非我所願,這種抱憾就成為了心魔,伴隨一生,也許終其一生都無法最終化解。

隨著這種抱憾越來越多,這個人的心魔也就越來越重,最終沉淪其中無法超脫,意誌稍有不堅定便可能破罐兒破摔,人生要是走到了這個地步,基本上也就毀得差不多了。即便這個人看上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行為舉止與常人沒有任何的不同,可那種垂暮之氣心思稍細的人都能感覺到。

想要徹底曆盡魔境這個關口,就得讓心中的那個理想的自我真正覺醒過來。看清楚自己想成為怎樣的自己,然後通過不斷的修證,使這個自己與我合一,真正成為他。

定念從何而來?

從心而來,從心中的這個自我而來,活在自己心中的這個理想中的自我是魔境根源,同時也是所欲求證的境界的根源。心中這個自我的存在方式通過層層次第修行最終實現化,脫胎而出,這就是魔境的修行了。

不過這個過程是非常艱險的,也是異常艱難的,這就好比是期待自己可以成為世界首富,想要實現這個自我的存在需要付出很多很多,也需要克服很多很多,放下很多很多,其中還有有太多的岔路歧路。對於一個人來說,即便眼前有一萬條路,可能通向正確盡頭的路隻有一條,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盡棄。

這些都是世間的道理,修行也是實現自我存在的表達方式的一種,當然脫不開這個最基本的道理,無非這條路特別了些,相比於其他的路更要艱險一些。

處於魔火灼心的葉凡,越是在這種狀態中陷溺,元神中也就越是清晰,越是清晰自己的狀態,心中的那種不安和警惕也就越重。

雖然這種盡情肆意地發泄的感覺真的很好,也讓自己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強大,那彌漫於天地間的力量的流轉的痕跡也比之前看得更加清晰,仿佛近在眼前,隻要自己一伸手就能觸摸到。

可是心中卻有一種空虛感!

越是想發泄,這種空蕩蕩的寂寞感也就更加強烈,恍惚之間,葉凡仿佛看見了兩個人,這兩個人不是別人,都是自己。

這個人神情淡然,似乎擁有一雙看穿了世間繁華的眼睛,超然出世,卓爾不群,一種淡淡的氣勢令葉凡心向往之。

還有一個人則是披頭散發,一副怨天尤地的樣子,一雙眼睛中盡成妖紅色,雖然也給人一種淩厲和強大之感,可暴戾之氣溢於言表。

擺在葉凡麵前有兩條路,一條路就是成為第一個人,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的確確想要讓自己成為那樣的狀態,可現實很殘酷,回想自己二十多歲以來,都做了些什麼呢?

反正沒什麼可圈可點的地方。想要有這樣的狀態,曲折正多啊,至於最終是不是能夠成為這樣的自己,那還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還有一條路那就是成為第二個人,這個很簡單,現在的自己就是這個樣子,不需要什麼修證,就這麼走下去就行了。

也難得這廝轉念間就想到了這麼多,可這短短的幾秒鍾,簡直就是天人交戰,刀刀見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