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在破境的同時,印於心海的劍仙心印又有了全新的內容,這內容和以前那種心境的指引不同,就是一種解釋,讓葉凡明了了自己的目前修為的境界和處境以及如何修證接下來的次第。
劍仙的修行之法從初機入門一直到度過魔境,其實與傳統道家丹道修行並沒有太大差異,真正的分水嶺是在度過魔境以後。
在丹道修行之中,魔境又被稱為魔境天劫,魔境擾攘出現在靈丹穿吼而過即將降落黃庭正位的這一瞬間,眼前光影閃爍,所有心境有偏之處化作無邊魔境。這個時候若是修士定念不足,被眼前魔境勾牽難以自拔,就有走火漏丹之兆。
所謂靈丹並不是說身體內部出現了一個像核反應堆一樣的能量球,指的是元神與元氣合一不離,外在識神與內在元神相合一體,再現我中之我。
這是一種修為境界,很難用語言來形容,靈丹就在有與沒有,存在與不存在之間。
借用佛門說法,元神就是一個大倉庫,沒有善惡之分,好壞之別,無論識神所感所知所行是什麼,都毫不分別的全部收納然後儲存。
這種儲存對於元神本身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就像是電腦硬盤,不管是病毒還是正常的驅動程序亦或是電腦主人下載的AV片還是愛國主義教育片,都是來者不拒。可無論其中儲存了什麼,隻要硬盤容量夠大,幾乎是無限的。
可無論存儲了什麼,對於硬盤本身來說,其意義就是存儲收納,除此以外,再無別樣意義。所以佛門對於元神的解釋更為形象“不增不減,不垢不淨”!
既不因為所收納的東西是汙穢的就被汙染,也不因為所收納的東西是美好的就純淨,更不因此而增多一分覺知,也不因此而少一分照徹,無論所見所知所行,對元神本身都沒有任何影響。
一旦修行證入證入欲境元神出現以後,這個處境和狀態就逐漸發生了變化,後天識神逐漸退位回歸本體,就如心源性海於混沌中睜開了一雙眼睛,開始審視和觀察這個世界,我中之我般伴隨修行而逐漸清晰。
這個我中之我是先天本有,純淨而直接,與先天元氣相伴而生,受修士自身的見知閱曆以及所處的環境的影響開始產生了自有人格。這人格並不是獨立的,與修士本身所經所曆有巨大的關係。
有句俗話叫做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處於高位者所知的一切往往是下位者願意讓他知道的,除非這個高位者自己走下來去看。但人隻有一雙眼睛,就算上位者走下了神壇,所看到的也必然有限,說不定自己所看到的也僅僅是自己願意看見的。
這就是常說的見知之障。
元神也是如此,外在識神所傳遞的一切,也因為修士本身的眼界和意願而有差別,真正可以傳遞到元神之中並儲存的一切,也受到修士本人的靈台一念的限製,隻有其真正願意關注的,看見的,這才能被元神所覺知。
也正因為如此,元神伴隨修行逐漸清晰而後現我中之我時,必然是千差萬別,與此同時,在修行破魔境以後,我中之我與理想之我並稱。然而現實就是現實,理想終究是理想,我中之我顯現卻無法與現實同步,無法接受眼前所見之時,也必然是理想之我崩潰之時,元神重歸混沌,一切修行前功盡棄,修為自然散失一空。
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
不怎麼辦!
度不過魔境,破不了這一關的修行,那就說明自己的修行有偏,從頭再來就是,直到自己可以度過這一次第修行為止。
但凡事都是說來容易做起來難,在魔境中心神失守,元神重歸寂滅,對於修士來說也是一種難以承受的打擊,這種失敗的經曆往往會成為一種無法勘破的心魔,極少有人可以在魔境走火以後還可以浴火重生的,絕大部分修行人失敗以後都陷入了一種自我衝突的精神分裂的危險境地。
雖然是性命無虞,這一生也基本上失去了再次修行的可能性,這就是度魔境過瘋關的時候最凶險的地方。
還有一點是葉凡度過了魔境的修行以後這才知道的事情,那就是劫數考驗並不是隻有一次,度過便算,而是一直貫穿始終。也就是說,即便是僥幸度過了魔境的考驗也不能放鬆,而應該有時時自省的覺悟,否則遲早有一天魔境再次發作的時候,往往就是萬劫不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