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掌握職業生活技巧。任何一種成功的職業活動中,都包含著職業科學成分,如怎樣進行職業保健,怎樣成才,怎樣解除職業生活中的種種困擾等,都存在方法和技巧問題。懂得技巧就可能使職業生活變得豐富而有活力,否則,就難免走彎路,甚至導致職業生活的失敗。由此觀之,我們不能忽視對職業生活技巧的學習和運用,良好的技巧能夠彌補很多缺憾和不足,有助於在理想的職業領域大顯身手。
成功啟迪:
現在的職業生活瞬息萬變,尤其是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不斷給職業生活注入新的內容和活力,這就要求每個人必須不斷學習和更新職業技能,這樣才能避免被淘汰的命運。一個現代人沒有任何理由放棄學習。不積極翻新職業技能就無法勝任你的工作,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職場中也就無法站住腳。
3.知識比財富更有價值
知識的積累比之財富更有價值,它能使一個人從愚昧無知變得聰明博學,它能幫助一個人從黑暗走向光明。
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一個人就難以在工作和事業中取得突破性進展,難以向更高的地位發展。而知識就如涓涓細流,隻有不斷的積累,才能夠學識淵博。荀子《勸學》的要義就在於勤奮。養成勤奮好學的良好習慣,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隻有勤而發憤,不斷積累你才會有更豐富的知識,你才能夠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9歲女孩考托福,這不是天方夜譚。被人們稱為“神童”的李敏捷,其實不是什麼“神童”,在其成才的幕後主要是“勤學”。
李敏捷兩歲的時候,她的父親發現這孩子具有較強的記憶力和理解能力。一次他製作了26個英語字母卡片,教了20多分鍾後,她不僅能夠發音準確地通讀,而且還能把秩序混亂的卡片一一理順。從此,李敏捷的父親開始了對孩子的啟蒙和超常教育。
在李敏捷3歲時,父親開始對她進行正式的英語訓練,等到孩子5歲進入小學時,已把小學和初中的英語課程學完了。在她不到8歲時,高中的英語課也學完了。到了這時候,英語還要不要繼續深造?李敏捷的父親征求孩子的意見。她說:“我能接受,還是學吧。”李敏捷的父親就兩上北京,買回清華大學理工科1~6級的英語教材及輔導資料,繼續讓孩子學習英語,並同時訂閱了英語報紙《21世紀》等,每天讓孩子讀報。就這樣,每天都有學習計劃,完不成計劃就不睡覺,每天學習十幾個小時。
李敏捷的父親針對孩子的個性和特點,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輔導方法:積少成多——讓孩子多看、多聽、多講、多記,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和詞組就立刻記下來,想辦法解決,長年積累進步自然很快。抓住重點,避免重複——如初中和高中文化課中的重複部分,采取刪繁就簡的方法,注重對課本中的重點、基本運用方法及基本定理的講解,這樣就節約了很多時間。由難到易——比如在教方程時,他先從三元方程教起,二元、一元方程就迎刃而解了,幾何教學則從多邊形教起,四邊形、三角形的問題,也就容易解決了。但是,李敏捷的父親強調說:“這種方法並沒有普遍意義,我所以采用了這種方法,是在我對孩子的理解、接受能力充分認知的基礎上的一種嚐試,如果把它推而廣之,恐怕會適得其反,至少我心裏沒底兒。再者,由難到易的前提是對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則的掌握,不然就是緣木求魚。”
不積小流,何以成江河?所以,穩中求實是一種基本的學習原則。從知識的點滴積累開始,養成勤奮好學的良好習慣,你就會成為一個博學多才的人。我們千萬不要像狗熊掰棒子一樣,掰一個扔一個,那就很可悲了。
在競爭激烈的現實社會裏,任何成功的道路都是用知識鋪墊的,因此學習和積累知識,是通往成功的最佳途徑。請相信,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
如果你真有上進的誌向、真的渴望造就自己、決心充實自己,那就必須認識到,無論何時、無論什麼人都可能增加你的知識和經驗。假如你熱衷於機械發明,那麼一名修理工的經驗也會對你有所啟發;假如你有誌於出版業,那麼一名普通的印刷工會幫助你了解書籍裝幀的知識。
成功啟迪:
能通過各種途徑吸取知識的人,才能使自己的學識更加廣博,使自己的胸襟更加開闊,也更能應付各種各樣的問題。在工作中積累的學識是一個人將來成功的基礎,也是他一生中最有價值的財富。認識到這些,你就會知道學習的習慣是多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