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麵相上來看,王天佑的的確確是“九陽正罡”之體,按照正常的情況,這“九陽正罡”之體應該出生於陽年陽月陽日陽時,但如今卻完全反了過來,這樣的事在《皇極驚世書》中有提到“九陽之體,本於純陽,然天地化萬物於無形,是有變數,四陰不詳,反合九陽,乃鬼界九五之變”。我看書齋
這所謂的“九五之變”指的正是鬼界的九五之尊,即為鬼王鍾馗轉世。鍾馗,是中國民間傳說中驅鬼逐邪之神。民間傳說他係唐初終南山人,生得豹頭環眼,鐵麵虯鬢,相貌奇醜;然而卻是個才華橫溢、滿腹經綸的風流人物,平素為人剛直,不懼邪祟。我看書齋在唐玄宗登基那年(唐先天元年八月初四,712年9月9日),他赴長安應試,鍾馗作《瀛州待宴》五篇,被主考官譽稱“奇才”,取為貢士之首。可是殿試時,奸相盧杞竟以貌取人,迭進讒言,從而使其狀元落選。鍾馗一怒之下,頭撞殿柱而死,震驚朝野。於是德宗下昭封鍾馗為“驅魔大神”,遍行天下“斬妖驅邪”;並用狀元官職殯葬。傳說唐明皇睡夢中見一小鬼偷了楊貴妃的紫香囊和唐明皇的玉笛,繞殿而奔,大鬼捉住小鬼後,把他吃了。5Ccc.NET大鬼相貌奇醜無比,頭戴破紗帽,身穿藍袍、角帶、足踏朝靴。自稱是終南山落第進士,因科舉不中,撞死於階前。他對唐明皇說:“誓與陛下除盡天下之妖孽。”唐明皇驚醒後得病。病愈後下詔畫師吳道子按照夢境繪成《鍾馗捉鬼圖》批告天下,以祛邪魅。吳道子揮筆而就,原來吳道子也做了個同樣的夢,所以“恍若有睹”,因而一蹴而就。
這轉世輪回之說雖然虛無飄渺,但也並非全是空穴來風,其實那些關於輪回的事例在全世界都有的。比如在英國某鄉村中就發生過這樣的一件事,有一名男孩生下來後依然記得自己前世的身份及自己前世生活過的地方,一開始他的家人還不太相信,但因為他說得過於詳細,結果一問之下果然有這麼個地方和這麼個人,雖然這人從未到過那個地方,卻與他說得分豪不差,令人更覺得奇怪的是他說的那個人去世的時間竟與其自己的年齡剛好一樣!
張恩薄明白這鍾馗轉世之說過於荒誕,但書中確實有明確記載,指明在人間即將大亂之時就會有鍾馗轉世鎮壓亂世鬼魅,但每當其現世十二年之時便會命衝太歲,有陰魂衝體,阻止其成長。我看書齋先不論他自己是否要收王天佑為徒,單單以其應劫而生,鎮壓亂世鬼魅這一條來說,自己非保他不可!
“源先!幫我準備五行令旗!”張恩薄喊道。我看書齋
“大伯!您要用‘五行顛倒’嗎?!那很危險啊!”張源先急道。
張恩薄搖了搖頭,歎了口氣,說:“天佑今年十二歲,命中正犯這鍾馗轉世的十二年之劫,三界中的邪魂都想要他的命,我如果再不快點,他就要玩完了!”
“可......”
張恩薄見張源先猶豫不絕,心中更是擔心王天佑安危,大聲罵道:“混蛋!你還不快去!你再這樣的話就按教規處置!”
張源先實在扭不過自個這倔強的大伯,隻好去準備用具。5Ccc.NET
王百姓見張恩薄叔侄二人爭執,心中大概猜到他接下來要做的事會凶險萬分,心中既是感動,即又覺得頗為內疚,人家就算和自己是摯友,但充其量也不過隻是個不經常來往的摯友,自己又怎麼好意思要人家為了救自己的孩子陪上性命呢!,於是他強忍著淚說:“我說天師,這孩子雖然是咱們王家的獨苗,但你身為一教之主又怎麼可以為了一個孩子冒險呢?!我是個讀書人,知道什麼是小,什麼是大,你能這樣為我們家天佑著想我就已經很感動了!就算天佑今天有什麼差池,那也隻不過是他的命,我是不會怪你的。5ccc.net”
張恩薄聽後心中不悅,說:“老王,這話可不是那麼說的,這天佑雖然隻是個小孩,但他乃鍾馗轉世,身係天、地、人三界的福旨,於公於私,我都不能讓他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