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陰陽煞(2 / 2)

“師父!你看!”張恩薄順著王天佑所指看去,隻見那些先前插下的香竟全都熄滅了。張恩薄皺著眉走進其中一株柳樹,仔細用手搜尋起來。

“師父,你這是在幹什麼?”王天佑好奇地說。

“這座墓已經被人用結界給封住了,如過亂挖墓穴的話會出事的”張恩薄一邊搜尋一邊說。

“結界?!”

“對!”張恩薄深深吸了口氣,說:“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山本小次郎一定是日本陰陽術的高手!你看看這五株柳樹,分明結成了一個五芒星陣眼!”王天佑看看這四周,那柳樹所在的方位果然正如張恩薄所說,形成了一個五芒星陣。

日本的「陰陽道」起源於中國的周朝(紀元前1030年)的陰陽五行學說這是中國古代的哲學,在春秋時代陰陽五行的理論被確立,而日本的「陰陽術」就是以陰陽五行為基礎來占卜吉凶和未來。在平安時代的帝王時期為掌權與統治天下,便將陰陽道編入律令製度,其中陰陽術又分為陰陽道、曆道、天文道和漏刻四種。

陰陽五行說首度傳入日本應該是西元六世紀初,當時位於高麗半島的百濟與日本交通頻繁,中國的五經透過高麗傳到日本,被視為是「珍貴的國外科學與技術」;而善於,用這門知識的人,乃是推古王朝的聖德太子。根據《日本書紀》記載,推古天皇十年(西元六o二年)「百濟僧侶觀勒來此」、「曆本、天文地理書、遁甲方術書也一並帶來」。聖德太子懂得汲取這些外來學說的養分,並且用在政治層麵開啟了陰陽道的曆史。因為陰陽道不僅可以觀天象,知曆法,還可以進行占卜,上至國家,昌隆、天皇適任與否?下至庶民之事,都可以;後來,對於陰陽道幾近狂熱的天武天皇,非常了解陰陽道的利用價值為避免被**勢力所用,於是成立了「陰陽寮」(類似古代的國子監、今日的中央研究院)讓陰陽道成為律法製度的一部份,並且嚴令禁止一般百姓擁有《河圖》、《洛書》、《太乙》等陰陽道的專門典籍,目的就是想要讓陰陽道成為國家的獨占工具。誰控製了「陰陽寮」就等於握有詮釋一切的能力。此時,陰陽道成了天皇的禦用之學。

眼下那山本小次郎所布下的正是這陰陽術中的五芒星結界術,這結界是密宗的用語,就是利用法器或高能量物品(如水晶、天鐵等),和觀想的力量,在某人、某物、或某些處所的周圍,圍繞結成一個完備的防護網之意,以防止來自靈界的幹擾。要想破這結界就必須要找到其中的法器或著高能量體,而這墓中的結界正是以這柳樹為眼,所以張恩薄便想到從這柳樹上找尋到這結界的法印。

“找到了!”

王天佑抽過身子看去,隻見柳樹上被刻著一個奇怪的圖案,字不像字,符不像符,他好奇地問道:“這是什麼符咒?我怎麼沒見過?”

“這不是符咒,這是密宗的真言,代表‘封’的意思。”張恩薄搖了搖頭,說:“看來這小日本可不間單啊!沒想到他竟是土禦門流的傳人!”

土禦門流是日本陰陽術中最大的流派,其創始人是日本曆史上出名的安倍晴明。安倍晴明是著名的遣唐使安倍仲麻呂的第八世孫,據《尊卑分脈》、《安培係圖》等史書記載,他是右大臣安培家第九代大膳大夫益材的子嗣。師從賀茂忠行,是平安時代極富盛名的陰陽師。傳說其是白狐與凡人所生的異種,從一出生起就可視陰陽,其並以準確預言花山天皇的讓位而名聲大噪,這也是賀茂忠行後來將陰陽道的深奧道理傾囊相授給晴明的原因之一。

土禦門流的陰陽術講究天馬行空,不拘理法,所以其結合了許多的外教法術,而使用密宗真言的陰陽術流派也僅此一家。

“師父,你破得了這結界嗎?”

“廢話!”張恩薄沒好氣地說:“這土禦門流固然厲害,但也不過是我們中國道術衍生出來的小派罷了,破他又有什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