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雲南鹽津縣(2 / 2)

就在大家在進行籌備工作的時候時間不知不覺地又過去了一天,而郭家偉女兒身上的“盛陽針”又少了一根,鑒於時間不多,於是眾人急忙拿好裝備前往機場準備搭上郭家偉為幾人準備的專機。

鹽津縣自古為中原入滇要道,石門關有秦開“五尺遣”、“唐袁滋摩崖”、“僰人懸棺”、“古城堡”等遺跡。縣城依山傍水,是川滇交通樞紐,有‘小山城”之稱,境內林茂物豐,是省杉木基地縣之一:盛產山貨藥材,蘭花種類繁多,烏骨雞藥用價位高;石灰石、無煙煤、水力資源豐富,是一個待開發的山區縣。四人乘坐飛機在昆明下了機後再換上郭家偉早就在那等著的專車便馬上前往鹽津縣,這期間一共花了老半天的時間大約在下午大約四點多鍾的時候才到達了鹽津縣。

剛一進到縣城,隻見縣內遍是各種磚塊瓦房,顯有少見高層的水泥房子,想到這縣城的百姓生活定是十分的貧窮。而當地的民眾皆是身著少數民族服飾,或許是縣內少有外人來的原因,咋見今天突然來了四個外人,都向其投去奇怪的目光。

王天佑明白來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最重要的就是踩點問路,不然就憑著自己那所謂的感覺亂逛的話那還不等沒無頭蒼蠅一樣?想到此處後王天佑開始仔細觀察起四周,選定一家雜貨店作為目標後逐向其走去。那家雜貨店的老板是一個大約四五十來歲男子,他見一身著光鮮的外人向自己走來,還道是財神爺來了,於是急忙笑臉相迎,抄著生硬的中文說:“這位遠方來的老表,有什麼我能幫您的?我這店裏各種生活用品應有盡有。”

王天佑雖然在村中常被人當成是神仙般供著,但像今天這般被人們當成是大爺還是頭一朝,他看了看自己身上新買的洋裝,心想這人還是要靠衣裝啊!?而那店老板見自己說得眼前這大爺喜道心坎上了,又說:“看您這架勢想來定是到我們這收鹽的來吧?不過您一定不知道,我們這的鹽早在清朝皇帝垮台的時候就已經沒了,您這一趟想來是要白走了。”早在秦朝開始,這鹽津縣城北的山裏就盛產一種可以提煉食鹽的礦石,所以吸引了不少的鹽商到這裏來收鹽,而鹽津縣也因此得名。等到了後來,皇帝老子不知道發了什麼昏,把鹽生意全部列為官家所有,其他所有私自做買賣鹽生意的全部屬於犯法,是要殺頭的。也許是那些貪官看到了這其中的巨大“商機”,於是紛紛貪汙上邊播下來收購鹽的公款,隻用很少的一部分威逼當地的人,強迫他們低價出售手中的鹽,由於官府給當地老百姓開出的鹽價過低,老百姓為了維持日常的生活開支,不得已加大了開礦石的數量,就這樣大概到了清朝的時候,這兒的礦石就被當地的人們全部開采完了,而這縣城也就隨之敗落了下來。

王天佑此行的目的隻是找尋僵屍王而已,對於做鹽的生意並沒有太大的興趣,於是他說:“阿伯我想你搞錯了,我不是來做生意的商人,我隻是想向您打探點事。”

“什麼事?”來這的外人無不是想做鹽料生意的,哪想眼前這看似有錢的年輕人竟對鹽料沒有興趣,頓時犯起了狐疑。

“不知道你知不知道那石門村怎麼走?”當那雜貨店老板聽到“石門村”這三個字後麵色突然一沉,雙眼透出不知名的恐懼,說:“我......我不知道有這麼個地方......你去問別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