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昨天學校停電,所以未能更新,望大家見諒。
#########################################################
王天佑此行的最重目的是尋找生在僵屍王身上的“屍菌”,而僵屍的習性則是在晚上活動,到了白天就會尋找個陰氣極重的地方修煉,對於這方圓百裏內的範圍內陰氣最重的地方不外乎石門村南麵大約二十裏遠的“僰人懸棺”。
早在出發前王天佑就已經查閱過相關的文獻,史料中寫到這僰人是夏朝遺民,商朝的戰俘,驍勇善戰,善騎射,周武王伐紂時,立下赫赫戰功。武王封其首領為僰侯。在今四川宜賓建“僰侯國”。而追溯這支少數民族的先祖則是一個遊牧民族,因居有定所,後為農耕民族,農業畜牧業都較發達,尤精於種植果木。在戰國時期就以富有著稱於世。可是到了後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支少數民族一夜之間就從曆史上徹底地消失了!後世的曆史學家中有人說其原因是在明朝萬曆年間,封建統治者對僰人發動滅族大戰後,僰人就改名換姓,融入了民族大家庭之中。但是這種說法又被很多人所質疑,因為在長達多年對僰人的研究中卻未曾發現其在民間所留下的風俗。雖說是為了躲避皇帝的追殺,但怎麼說一個民族的風俗相當於一種長久積累下來的習慣,哪有說想改就改的!再說風俗這玩意在那些人眼裏就如同他們的靈魂一般,即使是丟下了自己的性命也不可以隨便遺棄的啊!所以如果按照那人的說法的話僰人的風俗不應該在民間連個影都沒有!就這樣,這僰人部落的瞬間消失就成為了當今一大曆史迷案。
話說起僰人的懸棺早在明朝以前的史書中就已經有了記載,而懸棺的得名全懶於僰人那般將棺材釘於懸崖峭壁上的鬼斧神工。觀其置棺的方式公分三大類,一為木樁式,即在峭壁上鑿孔兩到三個,楔入木樁以支托棺木;二是鑿穴式,即在岩壁上鑿橫穴或豎穴,以盛放棺木;三是利用岩壁間的天然洞穴、裂縫盛放棺木。棺木頭大尾小,多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頭固定。采用仰身直肢葬,麻布裹屍身,隨葬品置腳下兩側,多寡不定,有陶瓷器、木竹器、鐵器和麻織品,其中麻織品最多,有少量的絲織品。
王天佑等人在此行之前就已經商議好了,眾人先到達石門村踩點稍作休息後便從石門關外的“五尺道”上路,直接到達“僰人懸棺”。不過在這之前大夥必須先花一個小時穿過樹林才能到達到石門村,鑒於當地百姓有狼妖的傳聞,出身飛虎隊的阿飛則花了一百塊錢從當地百姓那兒弄來了三杆清朝火銃,這發射鋼珠的玩意雖比不上現代軍隊裏用的王八盒子,但有勝於無,在這荒山野嶺的如果碰上什麼野獸的話還是應付的來的。客滿隻喜歡用自己的那把山刀而不喜歡用槍,所以那三杆槍除了阿飛自己拿一杆外,另外兩杆則分別分給了王天佑和牛八一人一杆。這火銃阿飛本來是想分給隊伍中年紀最大的石堅一杆的,可他認為自己是道家弟子,堅決不肯使用有失自己身份的玩意。王天佑對此不以為然,心想你這道術即使是練得再厲害有怎能敵得過一槍打幾十步遠的槍杆子?要不然當年義和團也不會栽在八國聯軍的手裏,所以說這防身最好的玩意還非屬手頭這火銃不可。
不知不覺間眾人已經步行了大約半個小時,這自然而然地來到了森林的深處。而就在這是四周突然響起了狼的嚎叫聲,那嚎聲霎時間打破寂靜的夜晚,聽得人毛骨悚然,向聲音響起的地方望去,隻見無數的閃著紅光的亮點在遠處的黑暗中慢慢地移動,顯得極其詭異。隊中的向導客滿看到這此情此進景頓時兩腿發軟,手中的山刀掉在了地上,口中不停地喃道:“是......是狼妖!狼...狼妖要來了!我們都要死在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