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靈魂躲躲雨:孩子總是有一顆充滿希望的心靈,但同時也是脆弱的。孩提時一個細小願望的滿足也許就是自信的開始,這種自信也是將來走向成功的關鍵。一個自信樂觀的人總能更好地應付人生的變動,達成人生的滿足。這則故事的另一個側麵是父親深沉的愛,他讓孩子相信了自己的選擇,一種正確表達愛的方式。
永遠向前
光明與黑暗兩個自我無時不在爭執、拉扯,你必須小心謹慎,才能保住光明的自我,而不讓黑暗麵得逞。
--奧格
一個寒冬的夜晚,約克鎮的瓊生饑寒交迫地棲身在一個破工棚裏,外麵風雪交加,而他卻獨自窩在一張破床上,屋內沒有生火,他蜷縮著,進入半昏迷狀態。接著,也許是一場夢,也許隻是幻象,他看見一扇窗,窗內有火光跳躍,火爐邊坐著一個跟他長得一模一樣的人。
這人紅光滿麵,精神煥發,充滿自信,他示意他過去取暖,他怯生生地照辦了,當著他的麵,瓊生自慚形穢。接著他示意瓊生見見屋子裏的其他人,瓊生躲在牆角偷看,發現那些人都是瓊生以前的雇主、朋友和相識的人,他沒有勇氣見他們。
接連幾天他都被邀請到那個溫暖的屋子裏,那些他無顏相見的人也都在屋裏坐著,然而他始終沒有勇氣見他們。終於有一天,他忍不住問屋子的主人:“你究竟是誰?”
“我是你的過去,也是你的未來。我們曾經住在同一個身體裏,雖然偶爾有爭執,大致上還是相安無事地共處著。然而你漸漸變了,我們再也無法相容了,我隻得黯然離開,每個人的體內都存在兩個自我:一個光明,一個黑暗,現在我被你趕出來了,你的身體裏隻剩下黑暗。”
“你為什麼逼我見那些人?”瓊生又問。
“是你在逼我。我走後,你領著身體墜落,你知道終點是死亡嗎?現在你已經走到死亡的邊緣了,再往下走一步,我們便同歸於盡。用點腦筋和意誌力,你隻要往上走,我就可以回來。”
“我已喪失意誌力,頭腦也不管用了。”
“沒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的,在我看來,這個世界是光明的,隻要你有勇氣要求,就能得到你要的東西。”
等瓊生醒來,他的人生觀有了極大的轉變,他又看見耀眼的陽光,又聽到蟲鳴鳥叫,他的身體依然虛弱,但充滿鬥誌。他四下張望,尋找那個神采奕奕的自我,但顯然他是隱而不見了。
瓊生回想夢境中的一切,暗下決心要尋回光明的自我,當這個念頭浮現時,光明的自我其實已經回到他的身體裏了,隻是他當時毫不知情罷了。他不去回想過去,昨日種種不再,隻有今天才是實在的東西,他決定重新開始。
他走進以往常去的餐廳,向他的舊識點頭問好,然後找到以前的房東,請他讓他租個房間。接著他回到以前的工廠,要求老板讓他在那裏工作。在以後的日子裏,他埋頭苦幹,像過去剛起步時一樣努力。
朋友對他的轉變都感到驚訝不已,他們起先抱著懷疑的態度,不久便轉而恭賀他找回自己。他知道他的光明麵抬頭了,更知道如果稍不謹慎,他隨時會離他而去。他的下半生很快度過了,他很驕傲地說,一直到現在他都在往上爬,再沒有墜入生命的深穀。
讓靈魂躲躲雨:你的願望可以成真,伸手掌握就可以得到它。不要看輕自己的潛力,不要心存恐懼,世上最可怕的就是畏縮、膽怯。發揮你的潛力,凡事往光明麵想,不要害怕嚐試。落實你的人生觀,哲理隻是空談,隻有實踐才能改變你的生活。遵照你心靈所驅去做,你會獲得應有的收獲的。
珍貴的評語
讚美是構成自信的重要元素,一個人之所以自信往往是因為他征服了別人的眼光。
--曼德拉
馬克·愛克朗德是三年級一班的學生,而瑪麗正是他的老師。班上有34個學生,他們活潑可愛,而馬克又是百裏挑一的。他總是衣著整潔,總是樂嗬嗬的,偶爾來一下惡作劇,也能令人愉快。
馬克上課時總愛講話,瑪麗不得不再三提醒他,未經老師允許而講話是不對的。每次瑪麗指正他的錯誤時,他總是真誠地對瑪麗說:“謝謝您的指正,姐姐!”一開始聽到這樣的話,瑪麗不知所措,但不久瑪麗就習以為常了,而且一天要聽好幾次這樣的話。
一天上午,馬克上課時又講話。這一次,瑪麗真的生氣了,瑪麗犯了一個新教師易犯的錯誤。瑪麗瞪了他一眼,冷冷地說:“你再說一個字,我就把你的嘴封起來!”
不到10秒鍾,班上的察克叫道:“老師,馬克又講話了。”瑪麗並沒讓誰來監督馬克,但既然瑪麗已宣布要懲罰他,瑪麗不得不遵守諾言。瑪麗走到講桌前,從容地拉開抽屜,取出一卷膠帶。瑪麗二話沒說,走到馬克桌前,撕下兩條膠帶,將他的嘴封成“X”形,然後,返回講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