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是一個淺顯而深刻的道理。生活中有很多人一事當前總是尋找保險、舉棋不定、猶豫不決。在采取措施前一定要去和他人商量,這種主意不定、意誌不堅的人,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也就更不會被他人所信賴。
有些人的優柔寡斷簡直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他們不敢決定任何事情,不敢擔負起應負的責任。而他們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事情的結果會怎樣——究竟是好是壞,是凶是吉。他們常常對自己的判斷產生懷疑,不敢相信他們自己能解決重要的事情。當然因為他們的猶豫不決,也使他們自己美好的想法陷於破滅。
這是一個讓人深思的故事:某地發生水災,整個鄉村都難逃厄運。村民紛紛逃生,一位上帝的虔誠信徒爬到了屋頂,等待上帝的拯救。不久,大水浸過屋頂,剛好有一隻木舟經過,舟上的人要帶他逃生。這位信徒胸有成竹地說:“不用啦,上帝會拯救我的!”木舟就離他而去。片刻之間,河水已浸劐他的膝蓋。剛巧,有一艘汽艇經過,拯救尚未逃生者。這位信徒則說:“不必啦,上帝一定會救我的。”汽艇隻好到別的地方救其他的人。一幾分鍾後,洪水高漲,已到信徒的肩膀。這個時候,有架直升飛機放下軟梯來拯救他。他死也不肯上機,說:“別擔心我啦,上帝會救我的!”直升機也隻好離去。最後,水繼續高漲,這位信徒淹死了。
死後,他升上天堂,遇見了上帝。他大罵:“平日我誠心祈禱您,您卻見死不救。算我瞎了眼啦。”
上帝聽後叫了起來:“你還要我怎樣?我已經給你派去了兩條船和一架飛機!”
機會隻敲一次門,成功者善於抓住每次機會,充分施展才能,最終獲得成功,得到命運意外而又意料之中的垂青。
對於成功來說,猶豫不決、優柔寡斷是一個陰險的仇敵,在它還沒有傷害我們、破壞我們、限製我們一生的機會之前,我們就要即刻把這一敵人置於死地。不要再等待、再猶豫,決不要等到明天,今天就應該開始。要逼迫自己訓練一種遇事果斷堅定、迅速決策的能力,對於任何事情切不要猶豫不決。
有一個人,他從來不把事情做完,無論做什麼事情,他都給自己留下重新考慮的餘地。例如他寫信時不到最後一分鍾,就決不肯封起來,因為他總擔心還有什麼要改動。他時常在把信都封好了,郵票也貼好了,正預備要投入郵筒之時,又把信封拆開,再更改信中的語句。最令人可笑的是有一次他給別人寫了一封信,然後又打電話去,叫人家把那封信原封不動立刻退回。這個人是個社會名人,在許多方麵有著非常出色的才能與品格,但是正是由於他這種猶豫不決的習慣,使他很難得到其他人的信賴。所有與他相識的人,都為他這一弱點感到惋惜。
主意不定和優柔寡斷,對於一個人來說,實在是一個致命的弱點。它會破壞一個人的自信心,也可以破壞一個人的判斷力,並大大有害於一個人的全部精神能力。
當然,對於比較複雜的事情,在決斷之前需要從各方麵來加以權衡和考慮,要充分調動自己的知識,進行最後的判斷。一旦打定主意,就決不要再更改,不再留給自己回頭考慮、準備後退的餘地。一旦決策,就要斷絕自己的後路。隻有這樣做,才能養成堅決果斷的習慣,既可以增強自己的自信,同時也能博得他人的信賴。有了這種習慣後,在最初的時候,也許會時常作出錯誤的決策,但由此獲得的自信等種種卓越品質,足以彌補錯誤決策可能帶來的損失。
一個人的成功與果斷決策的能力有著密切的關係。如果沒有果斷決策的能力,那麼我們的一生,就像深海中的一葉孤舟,永遠漂流在狂風暴雨的汪洋大海裏,永遠達不到成功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