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要成就一番事業,必須有一種持之以恒的精神,無論是在順境還是逆境之中,都要堅持著。但是,如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一樣,凡事都是一分為二的。因而,我們也要辯證地看待“堅持”。
堅持是一種良好的品性,但在有些事上,過度的堅持會導致更大的浪費。
一個人要想獲得事業上的成功,首先要有目標,這是人生的起點。沒有目標就沒有動力,但這個目標必須是合理的,即合乎實際情況的;如果不是,即使你再有本事,付出再多的努力,也不會獲得成功。
諾貝爾獎得主萊納斯·波林說:“一個好的研究者知道應該發揮哪些構想,而哪些構想應該丟棄,否則,會浪費很多時間用在差勁的構想上。”的確,有些事情,雖然你用了很大的努力,但你遲早會發現自己處於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你所走的研究路線也許隻是一條死胡同。這時,最明智的辦法就是抽身退出,去研究別的項目,尋找成功的機會。
真正得天獨厚的人是極其少的,而許多的成功人士事實上都是很普通的人。相信這樣一句話吧:“堅忍是成功的一大因素,隻要在門上敲得夠久,夠大聲,終必會把人喚醒的。”
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出身貧寒,13歲上街賣報,14歲在一個釘書店當學徒。隻有晚上和假日學習。後來,他進了英國皇家學院,在物理學家戴維身邊做實驗員,工作之苦,如同仆役,受盡欺侮。1831年,戴維去世了,他接替了戴維的全部工作。這時,法拉第才真正開始從事物理學的研究,但他已是40歲的人了。過去的25年,僅僅是為此做準備。
法拉第上任的第一天,助手們紛紛來祝賀,他卻謙遜地擋住說:“我不是戴維那樣的人,他是個發明家,年紀不老就離開了人世,隻活了51歲。他的精力消耗得太快了。我們可能比他活得長久些,因為我們都很珍惜自己,我們所研究的並不是什麼新東西,而是將戴維已經做過的事情加以驗證和觀察罷了。”
他還說:“戴維是個天才,也許是他有比較大的幹勁。然而隻有天才進行創造,我隻不過把天才所創造的事進行到底。”
1831年,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這項發現是他10年來科學研究的頂峰。在那些日子裏各種誘人的建議紛紛而來;多達原來12倍的工資在誘惑著他;各種不同的職務在等著他;英國貴族院授予他貴族封號;皇家學會聘請他為學會主席。對所有這些,法拉第都一一予以謝絕。
法拉第對妻子說:“上帝把驕矜賜給誰,那就是上帝要誰死。我父親是個鐵匠的助手,兄弟是個手藝人,曾幾何時,為了學會讀書,我當了書店的學徒。我的名字叫邁克爾·法拉第,將來刻在墓碑下的唯有這一名字而已!”法拉第就是這樣的謙虛,這樣的平淡。
甘於平淡,並不是甘於平庸,平淡的人是一種蓄勢待發的人。一個良好的射手,總是把弓拉滿了再射出去,如此才能勢勁而中的。
這當然需要過人的耐力。
歌德說:“隻有兩條路可以通往遠大的目標,得以完成偉大的事業:力量與堅忍。力量隻屬於少數得天獨厚的人;但是苦修的堅忍,卻艱澀而持久,能為最微小的我們所用,且很少不能達到它的目標,因為它那沉默的力量,是隨時間而日益增長的不可抗拒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