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科夫斯基聊到了晚上,張傑才回酒店休息。第二科夫斯基就邀請兩位軍事顧問前來見見他們的老板。
左列別夫是一個身形魁梧的老人,一看就是那種退役的職業軍人。臉色紅潤,一頭銀發,看起來還是很健康。和他截然相反的就是加莫夫,看到這個三十歲就成為中校的人,張傑還以為他率領的病夫旅呢。不過五十歲的人,卻是臉色蠟黃,總是不停的咳嗽,讓張傑擔心他能咳出血來。
健碩如牛的六十歲左列別夫,老邁龍鍾的五十歲加莫夫,這倒是個不錯的對比。
張傑心中納悶的時候,那兩位老軍人也很納悶,他們本來以為自己要為一個有點野心的非洲地方軍閥服務,結果看到的卻是一個二十歲的亞洲人。一個年輕帥氣的小夥子,時不時的還和奇科夫斯基開點玩笑。笑嗬嗬的根本不知所以然,仿佛根本不懂軍閥是個什麼意思!
張傑邀請兩位老軍人在酒店吃午飯,順便談了談,他的談話很簡單――他有錢,二十四架米格29CM可以輕鬆買下來,他有計劃,他要將整個加隆控製住,發展辛吉達,讓這裏成為非洲的工業中心。
有錢有計劃,對張傑這個老板的人而言,這就足夠了,軍事顧問管理軍隊建設,財政顧問管理經濟建設,既有軍隊又有錢,那就沒有什麼不可能的!
一頓午宴吃完,左列別夫和加莫夫都還是有些猶豫,可看在張傑一年六十萬美金的高薪製度上,還是很開心的同意去辛吉達。他們最多的顧忌還是張傑太年輕了,要是有個三十歲,那倒是挺好的。
在莫斯科停留了幾天。張傑等一行人,加上兩個新加入地軍事顧問前往烏克蘭敖德薩。在這裏,他們逗留了一個月,將所有的軍售合同都談妥善之後,又招募了十多位烏克蘭籍的雇傭軍基層軍官。這還沒有結束。張傑又帶著所有人奔赴摩爾多瓦共和國,前後談了半個多月,才和一個當地政府和軍區司令談妥,在摩爾多瓦的坎比加索市建立一個雇傭軍的軍事基地,租借期是二十年,代價是張傑要一次性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兩千萬美金。簡直像搶劫一樣。
張傑也無可奈何啊,在軍隊沒有形成戰鬥力地時候,就將這些軍備都運送回加隆。這簡直是明擺著送給別人搶嘛!
雖然被摩爾多瓦政府橫砍了兩千萬美金,張傑卻被摩爾多瓦共和國給吸引住了。在這個被羅馬尼亞和烏克蘭包圍的小國家裏,他真是找到了一個有趣的地方。摩爾多瓦是一個多民族的小共和國,隻有三分之一的浙江省大。有十八個民族,卻又非常的和睦。
摩爾多瓦共和國是一個農業非常發達的國家,土壤特征和東北非常像。工業基礎比較好,隻是沒有大的發展,由於缺少煤礦、鐵礦等基礎礦石,工業要有大地發展還比較困難。但整體來說,這裏的氣候確實不錯,溫熱少雨,是一個陽光之國。
可惜沒有沿海港口,是一個標準的內陸國家。否則張傑真會在這裏做些大投資。他就是挺喜歡這樣的小國家,風景亮麗明媚,他在這裏居住的半個多月。每天都是陽光豔麗。
他倒是很想在這裏建立一個更加完善的軍事基地,從俄羅斯和烏克蘭進口武器,從加隆運送士兵過來,在這裏集中培訓個半年。
抱著這樣地想法,張傑讓加莫夫帶領一部分年輕雇傭軍的基層軍官,在這裏負責摩爾多瓦軍事基地,同時,他們也要不斷派人前往基納斯克集團在烏克蘭三家軍工廠的裝備整修進程,檢驗整修工程的質量。
加莫夫這個在打仗方麵地本領如何,張傑不敢去想,不過他在整編機械化部隊的建設和裝備配套整理上,確實有他的特長,畢竟是蘇聯阿富汗戰爭時候的少將,那眼光和經驗是普通軍人所不具備的。
張傑再回到辛吉達已經是七月底,此時地辛吉達反而不那麼炎熱,從印度洋飄來的季風讓這裏總是清涼無比。
回到了辛吉達,張傑才知道這裏的變化是多麼地大。或許,過去一百年的變化,也沒有這半年的變化來的多。
隻有半年的時間而已,各種各樣的小工程就已經都完工了,剩下的開工項目也主要是30萬的火電廠和東港五萬噸碼頭的二期工了避免和本地人的利益發生衝突,辛吉達市的新城區選擇的離老城區很遠,完全是重新開始建設。
這樣倒是不錯的選擇,一切都是從零開始規劃建設,反而比老城區改造要便捷,工程進展的也很快。
有了這些基礎,辛吉達從德國、中國引進的劍麻、咖啡、魚類、棕四類的配套加工生產線也都迅速落實,在辛吉達市區外的生物工業園展開。主要勞工都來自本地赫赫人,勞工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