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1 / 2)

地理環境

法國人喜歡稱其國家為“六邊形大地”,類似我們的“華夏”、“神州”之代稱。

地理位置

法國位於歐洲西部,麵積556012平方公裏,是僅次於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歐洲第三大國,為中國的1/17,略相當於我國的甘肅省。

法國版圖呈六邊形,對邊距離不足1000公裏。法國人喜稱其國家為“六邊形大地”,類似我們的“華夏”、“神州”之代稱。六邊形周長5500公裏,其中海岸線長約2700公裏,陸地邊境2800公裏。

在六邊形中,三邊為陸地,三邊臨海。東北比鄰比利時、盧森堡和德國,東與瑞士接壤,東南與意大利相連,南接西班牙,西南臨地中海,西臨大西洋,西北麵對英吉利海峽和北海,與英倫三島隔水相望,加萊港與英國的多佛港僅相距30公裏,有輪渡往來,建成於數年前的“歐洲隧道”化天塹為通途,減少了遊人的顛簸之累。

這種地理位置使法國成為溝通北歐與南歐、西歐與中、東歐的重要交通樞紐,成為各種文化的碰撞交彙之處,同時,曆史上也引發了諸如“英法百年戰爭”之類的屢屢紛爭。

法國地理位置的另一優越之點在於,它處在世界陸地的中心。

世界陸地的絕大部分都圍繞在以南特附近為中心的半球內。這對法國,廣而言之對西歐來說,是一個具有巨大意義的優點。由於這個位置,它們對全世界的航空公司和航空線起著樞紐的作用,是很多國際組織的所在地和很多國際會議的開會地點。正如一位著名法國地理學家描述的那樣:法國是歐洲各國位置中最少與世隔絕、最不“閉塞”的國家之一。

地形

從整體上講,法國屬低地國家,海拔在250米以下的地域占全國麵積的60%,而海拔在千米以上的國土隻有7%。地勢西北低、東南高。東南部有中央高原、朗格爾高原和孚日山脈,北部和西部是包括巴黎盆地、阿坤盆地在內的遼闊的平原和低矮丘陵。

山脈五座山脈橫亙法國境內:汝拉山脈,孚日山脈、阿爾卑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和塞文山脈。境內山地除位於法國與西班牙交界處的比利牛斯山脈以外,多集中於東部和東南部地區。東部的阿爾薩斯境內有孚日山,往南是汝拉山。山勢最為峻逸、起伏最為跌宕的是東南部的阿爾卑斯山脈,它那靠近瑞士和意大利邊界的主峰——勃朗峰是歐洲的最高峰,海拔4810米。法國的西部和北部是充分展開的廣大平原,這些地區以及東部的平原走廊不僅造福於法國的農業和經濟,且使法國成為歐洲最為敞開的國家之一。

河流法國的河流多發源於中央高原,向西北和東南方向呈扇形分布,分別注入大西洋和地中海。塞納河、盧瓦爾河、夏朗德河、加龍河等注入大西洋的河流的流域麵積約占全法國國土的72%;羅訥河、奧德河和瓦爾河等注入地中海的河流的流域麵積約占20%。萊茵河、摩澤爾河、默茲河和斯海爾德河等為國際性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