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佚名
傑克當時隻有16歲,在暑假來臨的時候,他對父親說:“父親,我不要整個夏天都向您伸手要錢,我要去找工作。”
父親不無驚奇地對傑克說:“好啊,兒子,我會想辦法幫你找個工作,但是可能不容易,現在正是人浮於事的時候。”
“您沒弄懂我的意思,我並不是要您幫我找個工作。我要自己去找。還有,請不要那麼消極。雖然現在人浮於事,我還是可以找到工作的。有些人總是可以找到工作的。”
“哪些人?”父親問。
“那些會動腦筋的人。”兒子回答。
傑克在“事求人”廣告欄上仔細地尋找,不多久就找到了一個很適合他專長的工作。廣告上說應聘者要在第二天早上8點鍾到達42街一個地方。傑克並沒有等到8點鍾,而是在7點45分就到了那兒。可他看到已有25個男孩兒排在那裏,他則是隊伍中的第二十六位。
怎樣才能引起雇主的注意而競爭成功呢?這是他的問題。他應該怎樣處理這個問題?依據傑克所說,隻有一件事可做——動腦筋思考。因此他進入了那令人痛苦也令人快樂的程序——思考。在深入思考的時候,總是會想出辦法的,傑克就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拿出一張紙,在上麵寫了一些字,然後,折得整整齊齊,接著走向秘書小姐,恭敬地對她說:“小姐,請你馬上把這張紙條轉交給你的老板,這非常重要。”
秘書小姐是一個頗有閱曆的人,如果傑克是個普通的男孩兒,她可能會說:“算了吧,小夥子。你回到隊伍的第二十六個位子上等吧。”但是,他不像是普通的男孩兒,她直覺到,他散發出一種自信的氣質。於是她把紙條收下。
傑克因為懂得動腦筋,所以獲得了工作,也享受到了思考的快樂。如果一個人總是能夠在困難麵前,把握住問題的關鍵,那麼即使他暫時處於不利地位,終究也能扭轉乾坤。“好啊!”她說,“讓我來看看這張紙條。”她看後不禁微笑了起來。她立刻站起來,走進老板的辦公室,把紙條放在老板的桌上。老板看了也放聲大笑起來,因為紙條上寫著:
“先生,我排在隊伍中第二十六位,在您沒有見到我之前,請先不要作決定。”
他最終是否得到了工作?那當然,因為他很早就學會了動腦筋。一個會動腦筋思考的人總能把握住問題的關鍵,也能夠解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