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大朝會所討論的事情,並不想林奇之前所想象的那樣,每個議題都會反複地討論過。
事實上,能拿到大朝會來討論的,無不都已經是各個部中反複討論之後,才遞交到大朝會之上要求通過的。
帝國是如此地龐大,不可能會對任何一件事情,都放在大朝會上討論好幾個小時,如果以這樣的效率來決定國家大事的話,這個擁有2500平方公裏,超過20億人口的超級大國,早就亂得一塌糊塗了。
短短的半個小時裏,大朝會已經通過八個大決議,包括免去去年冬天遭受暴雪之災的北方四個行省半年農業稅,還有對洛林公國連續兩年沒有朝貢的事情,進行懲罰性關稅措施,並決定了拓展帝都到東部特裏西行省的大運河,保證戰時能依靠大運河調動兵員和糧草的事情,等等。
但是,此後在一個敏感無比的問題上,軍部杜克侯爵和戶部大臣伊爾代夫侯爵卻是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因為在今年的軍費方案上,軍部提出了一個讓人難以接受的數字。
軍部提出的數字是21億5000萬金幣的軍費預算,比之去年,足足增加了2億1000萬金幣的開支,這個遠遠超出了伊爾代夫侯爵的接受能力之外。
就在剛才,皇帝陛下大手一揮,減免了北方四個行省半年的農業稅,伊爾代夫還在頭疼,這少掉的2500萬金幣的財政預算,到底要從何處籌集呢,沒想到過了不多久,杜克就提出了增加這麼多軍費的方案,伊爾代夫自然萬萬難以應允的。
對於這個敏感無比的問題,又是涉及到帝國最有權力的兩個軍部和戶部的兩個大佬的爭論,即使同為他們戰線的其他貴族們,也都是三緘其口,不敢參與。
於是,這場爭論,最終變成了兩個大佬們的討價還價的口舌之戰。
杜克侯爵表示,21億軍費是最低限度了,無論如何都不能再少了,而伊爾代夫侯爵則是咬定,按照今年帝國的財政狀況,隻能提供20億金幣的軍費,剩下的問題,需要軍部自己想辦法解決。
其實,在這個問題上,杜克倒不是真的想向伊爾代夫發難,杜克侯爵也有為難之處,去年一口氣增加了四個軍團,帝國的軍力已經達到28個軍團,而在今年結束,帝國的軍力會增強到32個正規軍團,根據帝國的擴軍方案,每從預備役軍團挑選出一個正規軍軍團之後,務必要再補充一個預備役軍團,這樣一來,到年底的話,整個帝國的軍事實力,加上各地城防軍團,地方軍團,預備役軍團,將會達到超過450萬的人數,單單供養這些軍隊,每年就要超過15億的軍費,更何況還有這麼多事情要做,到處缺錢啊!
所以,到了最後的時候,發急的杜克侯爵甚至向陛下提議,請求增加商業稅,以彌補帝國的財政,維持今年的軍費開支。
當然,這個方案,自然又是遭到了伊爾代夫侯爵的拚命反對,這明顯是杜克侯爵將軍事方麵的財政壓力,向戶部轉移,如果加稅的話,百姓們自然是要罵戶部,而非罵軍部的了。
碰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皇帝陛下也是異常頭疼,隻是,在皇帝陛下看來,軍費是必然要加的,不加軍費,今年擴充四個正規軍軍團的目標,就無法達到,但是這個財政問題也是頭疼無比的,加稅自然萬萬不可的。皇帝陛下自然深知,治國之本,在於長治久安,帝國三年之內,已經兩次加稅,百姓早就怨聲載道,今年再加稅的話,必然於帝國情勢不穩。
對於擁有一個20億人口的龐大帝國來說,局部不穩定,最終都有可能導致矛盾全麵爆發,這是不可取的。
於是,感覺皇帝陛下的為難之處以後,又有機靈無比的貴族,提出了在其他方麵削減開支的提議。但是不管如何提議,要想把這一億的軍費空洞給彌補上,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