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子的弟子鄭淵對老師的問話很不解,不禁向他請教。龍門子便教導他說:“古人曾經說過,黃金雖然是重寶,但是人生吞了它就會死;就是它的粉末掉進人的眼睛裏也會致瞎。我已經很久不去追求這些寶貝了,但是我身上也有貴重的寶貝,它的價值絕不隻值數十萬,而且水不能淹沒它,火也燒毀不了它,風吹日曬全都絲毫無法損壞它。用它可以使天下安定;不用它則可以使我自身舒適安然。

人們對這樣的至寶不知道朝夕去追求,卻把尋求珠寶當做惟一要緊的事,這豈不是舍近求遠嗎?看來人心已死了很久了!”

龍門子所說的“至寶”,就是指人們自身的美德。

隻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完美的精神生活,才是真正值得人們去追求的無價之寶。

爺爺給子孫留下什麼

比爾·蓋瑟和妻子格羅莉亞都在印第安納州的亞曆山得拉鎮教書,那兒也是蓋瑟長大的地方。那時候,他們的第一個孩子蘇珊妮剛出生不久,他們需要一塊地皮蓋房子。

蓋瑟注意到鎮子的南邊有一塊地,常有牛群在那兒吃草。這塊地屬於92歲的退休老銀行家於勒先生。他在這一帶有很多土地,但一塊也不賣。誰去找他買地,他總是那句話:“我說過,農民們可以在那裏放牛。”

盡管如此,蓋瑟和妻子還是去拜訪了他。他們穿過一道森嚴的桃花心木大門,來到一間幽暗的辦公室。於勒先生坐在書桌旁,在看《華爾街日報》。他透過眼鏡的上邊打量著來客,身子一動不動。

當蓋瑟說自己對那塊地感興趣時,於勒先生挺和氣地說:“不賣。我答應過農民可以在上麵放牛的。”

“我知道,”蓋瑟緊張地答道,“不過,我們是在這裏教書的,我們以為也許您願意把它賣給準備在這兒長住的人。”

於勒努起嘴唇,盯著他們:“你說你叫什麼名字來著?”

“蓋瑟。比爾·蓋瑟。”

“嗯。和格羅弗·蓋瑟有什麼關係嗎?”

“有的,先生,他是我的祖父。”

於勒先生放下報紙,摘去眼鏡,然後指指那幾張椅子。蓋瑟和妻子坐了下來。

“格羅弗·蓋瑟是我的農場上最好的工人啊。”於勒說,“來得早,去得晚。需要做什麼就做什麼,從來不需要指派。”

老人向前傾了傾身子:“一天夜裏,都下班一個鍾頭了,我發現他還在倉庫裏。他對我說,拖拉機需要修理,丟到這兒不管他心裏就覺得不踏實。”於勒先生眯起雙眼,陷入對遙遠往事的回憶之中,“蓋瑟,你說你想幹什麼來著?”

蓋瑟對他講了一遍。

“這件事讓我考慮考慮,然後再來找我吧。”

沒過幾天,蓋瑟又去了於勒的辦公室。於勒先生告訴他說:“我已經想好了。3800,怎麼樣?”蓋瑟想:每英畝3800元,我總共就得拿將近6萬美元!他該不是用這種方式拖我吧?

“38007”蓋瑟重複了一句,嗓子裏堵了一下。

“嗯。15英畝共計3800美元。”這塊地恐怕要值3倍不止!蓋瑟滿懷感激地接受了。

蓋瑟知道,自己能有這片神奇的土地,全是靠了一個自己從來沒有見過麵的人的好名聲。好名聲是蓋瑟爺爺留給自己的一份遺產。在他爺爺的葬禮上,很多人部走過來對他說:“你爺爺可是個好人啊。”人們讚美他熱心腸,能忍讓,敦厚,慷慨——最重要的是誠實正直。他隻不過是一個樸實的農民,但他的品質使他贏得了人們的敬重。

《聖經箴言》上有這樣幾句話:“寧選擇好的名聲,而不要那家產萬貫;寧選擇可愛的讚譽,而不要那金銀財寶。”

珍貴的名譽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1815年6月,威靈頓公爵統率反法聯軍在滑鐵盧大敗拿破侖軍隊,因此聲名大噪。但他回到英國後並沒有因此而自恃功高,仍舊謙恭待人。

長久以來,他就想買下家旁邊的一塊空地,於是他讓部下去跟地主商議買賣事宜。由於地主正好缺錢,加上知道買主是赫赫有名的威靈頓公爵,買賣很快就成交了。

當那位部下興衝衝地回報已成交時,威靈頓問:“你用多少錢買的?”部下得意地說:“本來那塊地值1500英鎊,但我用1000英鎊就買下來了。我報上公爵的名號,對方還嚇得直發抖呢!”

威靈頓向來視自己的名譽為一生中最珍貴的財富,便打斷了部下的話,斥責道:“你把我的名譽以500英鎊的價錢賤賣了。”

第二天一早,威靈頓派人給那位地主送去了500英鎊。

的確,名譽是不可以賤賣的;好的名聲也不是用金錢可以買到的。

用誠實得來的汽車

美國華盛頓州塔科馬市10歲的小學生漢森,有一天與小朋友在家門前的空地上玩棒球,一不小心將球擲到鄰居基爾的汽車上,把汽車的車窗玻璃打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