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醫院的職責已經不再是救死扶傷,而是講求利益,進到醫院別的先不談,直接把錢交上再說,沒錢,其他的一切免談,否則怎麼會出現醫生冷漠的麵對生命垂危的病人而不施加援手的新聞,其實這個也不能怪人家醫生,怪就怪規定。
作為醫生本身來說,隻要是稍稍有點人性的都應該不會見死不救,但是,醫院的規定卻是讓人很蛋疼,好了,你救的人是吧,但是錢沒交,這樣好了,需要多少費用你來拿好了,而且還不止這個,你視醫院的規定於不顧,先不說別的,處分少不了吧,情節嚴重的,跟領導的關係搞得不好的,說不定因此辭退也說不定。
所以,你說醫生能怎麼辦?久而久之還能秉承醫德醫風嗎?
這就跟眼下的某個城市所倡導的關於公交車禮讓斑馬線一個道理,斑馬線是行人所走的地方,但是,行人綠燈亮起的時候要知道右轉彎的車子可是不受限製的,因此行人們依然要走在戰戰兢兢之中,所以,某個城市的公交公司就倡導公交車司機禮讓斑馬線,也就是說,在你右轉彎的時候,如果遇到有行人,那你就要等一等再走。其中有一個公交車司機當班的時候就遇到這樣一件事,本來他應該右轉,但是剛轉過去就發現一位老人在顫顫巍巍的過斑馬線,想到公司的規定,公交車司機停下來,他這一停不要緊,後麵的車隻能被迫讓行,結果一溜煙堵了一大串,緊接著就是鋪天蓋地的喇叭聲,偏偏那個老人走的還挺慢,以至於馬路邊上的交警都過來了,但是在看到那顫顫巍巍走路的老人之後,交警也隻能是無奈的搖了搖頭,因為他知道,對於開車的司機來說,最怕的就是那些電車騎到八十邁的女人,還有走路堪比蝸牛的老頭老太,當然,最後一個就是那個活潑如悟空的孩子,這都是開車在路上的司機的致命傷,這一點交警很熟悉,而且,人家公交車司機沒有違章,一來是在避讓行人,二來也是踐行市委市政府所要求的公交車率先避讓行人的倡導建議,所以,交警隻能無奈的回到自己的崗位,待到老人過去之後,公交車自己這才掛擋起步,未料,後麵的一個私家車開過去之後直接衝著公交車的司機就罵上了“你會不會開車啊,知不知道後麵因為你堵了一大片?”
公交車司機也很委屈,而且很鬱悶,自己遵守規定,卻還要挨罵,你說自己以後該怎麼做?
這就是那些以前做好事的醫生一樣:我秉承司機的天職救死扶傷了,結果最後還落一個自己補交費用甚至是被開除的後果,這玩意兒怎麼能行?時間長了,就算是心眼再好的醫生也會轉變觀念的,於是就出現了現在的局麵:住院是吧,看病是吧,先交錢再說,不交錢就等著,即便是你生命垂危那也得等著,還好現在因為輿論的壓力再加上國家的重視,很多醫院已經稍稍有了改善,那就是我這邊給你治著,你那邊趕緊去交錢或者籌錢,要是交不上或者籌不到錢,對不起,治到一半我也會撒手不管的,除非你是名人大腕或者是達官貴人,隻是,這兩種人還愁沒錢嗎?還害怕住院嗎?
這玩意兒,人家一旦進了醫院,絕對是專家候著,高級病房住著,小美女護士圍著,那跟普通的老百姓絕對不是一個待遇,如果還是以前跟著李縣長做秘書的時候,劉知遠也能掏出手機撥幾個號碼,錢不錢的先治療再說,但是眼下,所有的那種待遇都伴隨著自己的沒落而消失了,現在的自己就跟一個土裏刨食的普通老百姓沒什麼兩樣,所以,隻能是屁顛屁顛的跑到收費窗口排隊等候。
劉知遠不知道這醫院為啥每天都這麼忙,是因為大家的生活條件改善了扛不住病了還是因為這環境日趨惡劣導致的疾病增多了,總之,這醫院裏每天都是人滿為患,哪怕隻是一個縣級的小醫院,每天也是絕對的飽滿,以前跟著李懷軍的時候,進出醫院看個病號什麼的都是常事,即便是安排個親屬看病什麼的也會有人帶著走個後門什麼的,現在,站在這長長的隊伍裏,劉知遠隻能是唏噓短歎,想要再插個隊走個後門是何等的困難,還有自己錢包裏的這幾萬塊,這次怕是要扔到這裏了,媽的,不知道是天命還是什麼,看來這筆錢還得給王曉雲用上啊,這以後能不能拿得回來還說不定,最重要的,劉知遠還不敢確定這幾萬塊夠不夠,要知道,這年頭,你進了醫院那就等於在燒錢啊,沒聽說嗎,眼下流行這麼一句話:上醫院,燒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