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概況
市位於甘肅省東部,陝、甘、寧三省(區)交彙處,地處北緯34°54'--35°43',東經108°30'--107°45'之間,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陝西鹹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北與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毗鄰,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全市轄涇川、靈台、崇信、華亭、莊浪、靜寧六縣和崆峒一區,總土地麵積1.1萬平方公裏,海拔在890--2857米之間。年均氣溫8.5℃,降水量在450--700毫米之間。全市總人口22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7.3萬人,占總人口的12.3%。崆峒區城鎮人口18萬人,約占全區總人口的40%。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全市經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各項社會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目前,全市糧食自給有餘,實現了解決溫飽這一曆史性目標,跨入了致富奔小康的新階段。
平涼是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經濟作物主產區,盛產小麥、玉米、穀類、蕎麥、油菜、胡麻、林果、烤煙等,具有開發"兩高一優"農業的廣闊前景,曾與慶陽地區以"隴東糧倉"聞名遐邇。市上和七縣(區)先後獲農業部、國務院"糧食生產先進地區(縣)"榮譽獎。旱作山區盛產胡麻、葵花、土豆、蓧麥和豆類等;陰濕山區林草茂盛,是西北重要的畜牧業基地、皮毛集散地和各類中藥材的重要產地,目前全市年存欄黃牛50多萬頭,年交易各種畜皮200多萬張。中藥材主要有黨參、黃芪、甘草、大黃、貝母、冬花等150多種。山藥、百合、蕨菜、甲魚等極具地方特色,皮毛肉類遠近聞名;川區以果、菜為主,特別是近年來發展迅速,已成為農村支柱產業之一。全市現有森林、生態係統及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5個,總麵積7.4萬公傾,占國土麵積的6.6%,森林麵積397萬畝,森林覆蓋率17.98%。植物種類共51科84屬254種,野生動物31種。林業資源在省內有較大優勢。
從全國來看,平涼屬自然資源比較貧瘠的地區,但從省內及周邊地區範圍內看,煤炭、石灰岩等有比較優勢。市內的華亭煤田是鄂爾多斯聚煤盆地中煤層最厚的地段,總麵積150平方公裏,是甘肅省第一大煤田,煤層平均厚度達28.7米,探明總儲量34.7億噸,且煤質優良,具有高活性、高發熱量、低灰、低硫、低熔點的特性,不僅是優質動力用煤,而且也是目前我國最好的氣化用煤。石灰岩資源:有資料介紹總儲量30多億噸,但勘探程度低,探明儲量約3億噸,主要分布在平涼市和華亭縣;莊浪縣臥龍寺石灰岩礦床為遠景儲量,約2億噸。對石灰岩的利用,目前主要是生產水泥、石灰和建築石料。
另外還有粘土、石英砂等,主要分布在華亭縣安口鎮一帶,開采利用曆史較早,目前主要用於生產日用陶瓷、高低壓電瓷、燈泡等。
平涼曆史悠久,文化燦爛。現已發現各個時期的古文化遺址465處,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25處。其中"道教第一山"--崆峒山(崆峒區)、王母宮--西王母降生處的回中山(涇川縣)、人文第一祖--伏羲氏誕生地古成紀(靜寧縣)、西周第一台--古靈台(靈台縣)等曆史遺址和西周青銅器(靈台縣)、南宋銀本位貨幣銀合子、佛舍利金銀棺(涇川縣),被譽為"中華之最"。平涼也是祖國針炙學鼻祖、晉代醫學家皇甫謐(靈台縣),唐代著名宰相牛僧儒(靈台縣),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莊浪縣),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崆峒區)的故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崆峒山和王母宮、溫泉、柳湖、南石窟寺、龍隱寺、蓮花台、紫荊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雲崖寺,以及明代寶塔、李元諒墓等風景名勝、文物古跡都是尋根訪古、觀光旅遊、避暑休閑的好去處。
崆峒山景區
崆峒山聳立在平涼市城西12公裏處,屬六盤山支脈,主峰海拔2123.5米,規劃遊覽麵積83.6平方公裏,已開發遊覽麵積14平方公裏。
崆峒山集自然美、曆史美、人工美、傳說美於一身,自然生態景觀和人文曆史景觀融為一體。山勢雄偉,似鬼斧神工造就;林海浩瀚,如巨浪排空合成;環境優雅幽靜,令人陶醉;神韻逼天宜人,引人遐思;奇峰、怪石、雲海呈其奇景,瑰偉蒼翠、清秀顯其特點。既有北方山勢之雄,又兼江南山色之秀。“山川雄秀甲於關塞”,明代嘉靖時“八大才子之一”的趙時春這樣讚美崆峒山。自古以來,崆峒山就有“西鎮奇觀”、“西來第一山”、“天下道教第一山”的美譽,被宗教界譽為“十二仙山”、“七十二境地”之一。1994年元月,崆峒山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0年12月6日,被國家旅遊局批準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02年9月,西北首家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係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係認證。
崆峒山因道家供奉的上古神仙廣成子在山中修煉得道而被尊為道教宗主山。軒轅黃帝西登崆峒向廣成子求教治國之術和養身之道。這在《莊子》、《史記》、《南華經》等典籍中均有記載。
明嘉靖初年,崆峒山被列為全國道教十二大“十方常住”之一,由全真龍門派第十代掌門苗清陽任全山主持。自此,道教在崆峒山上代代相傳,現已傳至第30代。發祥於崆峒山的崆峒武術與少林、武當、峨嵋、昆侖並稱為我國五大武術流派。著名作家金庸還曾為平涼首屆崆峒武術節題辭:“崆峒武術,威峙西陲。”
崆峒山佛、道、儒三教並存已有1500多年的曆史。崆峒山佛、道兩教鼎盛時期,共有琳宮梵刹42處、房屋建築650間,著稱“八台九宮十二院”,堪稱中國古建築和文化藝術的代表之一。
崆峒山為典型的丹霞地貌,峰林聳峙,危崖突兀,溝壑縱橫,東、西、南、北、中五台形似蓮花,四麵展開。中台是崆峒山的中心,海拔1894米,地勢平坦寬廣,視野開闊。主峰馬鬢山疊居於五台之上,氣勢磅礴,直插雲天。東麵棋盤嶺,相傳為廣成子、赤鬆子對弈的地方;西麵蒼鬆嶺,斜下直插涇河,因而又稱“龍吸水”;北麵舍身崖,又名“鷂子翻身”,極為險峻;西北麵笄頭山,酷似古人頭上的發髻,崆峒山古稱“笄頭山”就是因此而得名。
崆峒山奇洞石室遍布全山,數不勝數。“崆峒十二景”之一的“鶴洞元雲”,描繪的就是東台絕壁上的玄鶴洞奇觀。山上森林覆蓋率幾乎達100%,已知的植物有1000餘種,古樹名木近百棵。招鶴堂的“孔雀柏”和鳳凰嶺的“定山神針”,樹齡都在千年以上。崆峒山還有70多種野生珍稀動物,其中被列入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名單的就有10多種。
深遠悠久的人文曆史,雄秀幽奇的自然景觀,使得崆峒山成為曆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競相登臨拜謁的名山。周穆王周行天下,巡遊崆峒而得八駿;秦始皇“巡隴西、北地,出笄頭山,過回中”;漢武帝則六次出隴中,兩次登上笄頭山……司馬遷以“嚐西登崆峒”為傲,東漢大哲學家王符曾為崆峒留連忘返,晉代大醫學家皇甫謐隱居崆峒山中采藥著述,研習針炙,著成《針炙甲乙經》。眾多高士名人如南北朝的王褒,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岑參、元稹,宋代李清照、遊師雄、張元,明代李攀龍、趙時春,清代王士禎、左宗棠、林則徐、譚嗣同,民國於右任、傅作義、鄧寶珊等,或慕名登臨,或賦詩題詠,盛讚崆峒的佳篇美文、畫幅墨寶雲集霞蔚,洋洋大觀,成為崆峒山豐富的文化寶藏。
崆峒山景區的恢複、保護得到了黨和國家的關懷和重視,原軍委副主席張震、國務院副總理耿飆、政協副主席錢偉長、中共中央委員肖華、武警總部司令員楊國屏等中央領導人先後遊覽崆峒山。已故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1986年視察平涼時,欣然題寫了“崆峒山”山名。
西王母宮景區
王母宮是西王母降生地、發祥地和其祖廟所在地,位於平涼市涇川縣城西一華裏的“回山”之上。始建於西漢元豐二年,宋初、明嘉靖年間曾兩次重修。1992年,當地政府與民間聯合重修,陸續建成西王母大殿、東王公大殿、紀殿等主體建築。回山之下,涇氵內二河彙流處建有“回屋”,相傳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也是西王母和東王公相會之處。王母宮依山開鑿,平麵呈“回”字形,外有三層樓窟簷。窟高11米,寬大12.6米,深10米,中心柱四周中及窟壁三麵雕有佛像200餘尊,有大小佛龕22個。中心柱正麵塑有佛像一尊,高約4米,泥塑石胎,體態豐滿,為唐代作品。窟內每壁造像三層,百餘尊,是我國古“絲綢之路”上的名窟之一。王母宮碑碣眾多,其中以“王母宮頌碑”最為著名,有“瑰寶”之稱。1963年,甘肅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王母宮石窟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8月24日,台灣三重市鳳德玉寶殿一行30多人拜謁西王母於回屋,拍得顯靈聖像,翌年同日,將顯靈聖像恭送至回屋安放,並捐資修葺。回山南麓建有瑤池,傳說是西王母的宮庭,為西王母舉辦蟠桃會、宴群仙的地方,西王母曾在此設宴招待周穆王這位人間君主。瑤池樹木參天,綠樹成蔭,泉水叮咚,流向氵內河。拾級而上,曲徑湧幽,奇花異草,尤為奇觀。按舊時慣例,每年農曆三月二十是西王母盛會。屆時,四麵八方的民眾,紛紛來到這裏朝聖,人山人海,香火旺盛。我國境內王母宮眾多,但有史料、碑刻、古跡民俗作證,涇川王母宮是天下第一真宮。1990年後,台灣西王母信徒200多人組成“朝聖團”,考察了山東泰山王母池、新疆天池及涇川回山,最後也決然認定涇川回山遺址才是西王母發祥地。之後十餘年間,台灣道教信仰者來涇川回山朝拜西王母者日眾,先後共有50多批2000多人。尤其是其中“積善丹鼎派”更尊西王母為主神兼祖先神,稱其為“母娘”或“金娘”。1999年10月18日,在涇川召開的1999涇川海內外西王母民俗文化(神話)學術研討會上,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和中國民俗學會授予王母宮“國家重點民俗文化景區”的稱號,同時授予涇川縣城為“中國西王母文化名城”,2001年2月國家旅遊局批準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