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暴風刮進百億之後,一個男人在想什麼(1 / 3)

暴風刮進百億之後,一個男人在想什麼

封麵

作者:劉磊 汪再興 編輯 汪再興 圖 尹夕遠

因登陸A股而身家暴漲的暴風科技創始人馮鑫首談他如何處理財富與自己、家人、公司之間的關係。

身家

3月24日,暴風科技在A股上市,身穿黑色休閑襯衫的CEO馮鑫出現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敲鍾現場,他以這句話結束發言,“我們開啟暴風享受A股的盛宴。”馮鑫身家不斷飛漲:3億(3月25日),25億(4月28日),44億(5月7日),60億(5月13日)……5月22日,這一數字約為74億。暴風科技得名“漲停王”。

驟然增加的財富卻讓這位CEO產生了某種恐懼—就像身邊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力量”的朋友,“然後你怎麼跟他好好地相處”,以及家人怎麼與之相處,這些都成了需要麵對的問題。他向家人談了自己的態度:避免財富變成自己的負擔。

比如,像遊艇、別墅這些巨大的資產,對他來說就是負擔。他唯一想過的是買一架私人飛機。與別的富豪買飛機為了炫富和享受的原因不同,他的理由簡單到令人難以置信—討厭坐飛機不能抽煙,而且“不自由”,但他又覺得買飛機“過分了”,所以也隻是想想,最終還是算了。

這位創業10年的互聯網公司CEO與自己的107位富豪同事們一起分享財富盛宴時,他向《博客天下》回憶了自己後悔的三件事:“錯過”了早期一起創業的幾個“小兄弟”,交了太多的女朋友,以及兩個小孩都生得太晚了。

馮鑫說的錯過“小兄弟”的事情發生在2007年。馮鑫創業兩年後,公司規模開始超過100人—馮鑫曾經的上司雷軍提醒過他,這是創業公司的“一個坎”。雷軍的提醒不幸成真,當時一起創業的幾個“小兄弟”在從籍籍無名到“開始有一點財富”之後,心態發生了變化—他們開始買房買車,“注意力不集中了”。而當時的馮鑫矯枉過正,造成了彼此間的衝突以及他們的離開。最初七八個人的創業團隊如今“所剩一人”。

10年創業經曆對馮鑫最大的影響是,他逐漸收斂自己的“驕傲”,能夠更加理解和寬容他人了。

馮鑫告訴《博客天下》,如果現在的他重新麵對當年那些富起來的兄弟們,他會站在他們的角度考慮問題,然後設身處地地與他們溝通。“我覺得一旦富到那個程度了,比如上億了,我覺得尊重他,就完全尊重他。他可以有意願不幹活了,他有這個權利做人生選擇。”而當年,他直接告訴對方“這樣是不對的”,今天的他也意識到自己當年的錯誤,“要以灌輸的方式達成共識—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兩個階層

在2015年5月18日暴風科技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馮鑫向投資人和記者們宣布,他的公司在上市後創造了除他之外的10位億萬富翁、31位千萬富翁和66位百萬富翁。“有票”的暴風科技員工和前員工有130位,按照當日收盤價計算,他們的平均身家約3300萬元。此時,暴風科技已經收獲了它的第36個漲停。

上市之後猛漲的身家,馮鑫總喜歡用“紙麵黃金”這個詞來形容。他早已實現了財富自由。但對他的那些初次遇上財富的同事們來說,微妙的人性在巨大的財富麵前還是會隱約顯露出來。

現在在暴風內部,“有票、沒票成了兩個階層的人”。公司員工中的一種說法傳到了馮鑫那裏:“(公司的股價)反正和我無關”。剛開始,馮鑫聽了心裏有些不舒服,但後來他覺得,自己又必須去理解說這種話的員工的心境,“說這句話的時候,他的心裏一定是有些落寞了”。最近馮鑫正考慮“給在暴風工作一定年限的員工都發些票子,多少發一些,讓他們覺得自己的發展跟這家公司有關”。

馮鑫還聽說,公司內部的很多同事被別人詢問有沒有因為股票發財了,“好多人是八竿子打不到的,早就見不到的同學都來問”。暴風科技CFO畢士鈞的朋友也會和他開玩笑,說,你現在有財富了,你是我們身邊的億萬富翁了。15年前,畢士鈞還是一個“窮學生”的時候,覺得自己“有1000萬就夠了”—當然,1000萬對當時的他來說也隻是一個想象中的天文數字。

財富給馮鑫和暴風科技帶來小煩惱的同時,也帶來了資本杠杆的作用。最近馮鑫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找到“幫助暴風變強大的牛人”,他不斷地提醒可能成為他的新員工的人們,這裏有成為百萬、千萬乃至億萬富翁的機會。為招到這樣的牛人,除了高薪激勵,他還開出了具有吸引力的股權激勵方案。一則暴風科技“牛人”招募文案裏這樣寫道:“來暴風科技,你負責創造奇跡,我們負責你的財富自由!”

現在的馮鑫變得更忙了,他說“每天的時間表塞滿了”。一個例子是每天晚上回家的時間,以前是10點,現在幾乎總是第二天零點後。他需要趕在比暴風科技更好的同類互聯網公司回歸A股前完成暴風科技的未來布局,這也被他稱之為“暴風科技的窗口期”,他給這個窗口期的時間界限定義為12個月。某種程度上,他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與時間賽跑。

有太多的事情要做:開各種不同的會,見各種不同的人,“跟一些外部資源做溝通”。對馮鑫來說,現在的狀態像重新創業:“業務上我覺得有0和1的區別。簡單來講,你要用今天這個公司的資產的杠杆迅速地去做更大的目標,而不是像原來,你一定要特別考慮投入產出比,然後一點點自己去經營,一點點自己去經營,這個效率非常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