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晴晴最終還是沒有反對我提出的這個計劃,我當然也知道她也就是故意這麼一說,因為她自己也是很想看到孫氏集團走到這一天的,尤其是對這種家族企業來講,隻有上市才是最好的出路,否則總有一天會因為很多潛在因素而遭殃,但上市了就不一樣,至少集團在運轉起來的時候不需要再去靠單個人來支撐著,到時候就會有董事會有投資人在背後撐著,這樣至少可以免除很多潛在的危機。
接下來的幾天裏,我待在家裏幾乎沒怎麼出門,每天就是對著一台電腦翻來覆去的研究,之前李青給了我一個最高權的閱讀權限,能夠進公司係統查閱所有隱秘性的文件以及財報,但因為最開始的低估,所以現在我是徹底被這密密麻麻的東西給繞暈了,最後沒辦法我隻能讓郭慶去給了我買了幾塊大黑板掛在書房,短短兩天時間,我就在兩塊黑板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資料。
孫氏集團旗下到底有多少產業,別說我現在隻是摸清了個大概,我估計就是趙迪賢跟李青兩個可能都沒辦法去理解個通透,化工,煤炭,地產,鋼鐵,家居,零售,科技,通信技術,影視傳媒,互聯網等等,各種領域下麵又有很多關聯的公司,錯綜複雜到完全不敢想象,但大致的方向還是看得出來,除了一些真正的實業之外,其餘的傳統行業都開始慢慢向互聯網靠近。
如此龐大的一座商業帝國,看似雜亂,但似乎又有著一整條很清晰的產業鏈,最後我也隻是了解了一個大概,而接下來我又仔細研究了一下關於孫氏集團股權結構,仍然是以趙迪賢和李青兩個占大部分,最高管理層占小部分,孫晴晴也象征性占了一點,但比例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還有許多基層管理手上也有不少期權,相信隻要孫氏集團一上市,那絕對會湧現出一大批千萬富豪。
真正要說最牛逼的還是孫氏集團的現金流,簡直是可怕,也難怪趙迪賢跟李青兩個從來都不打算上市,有如此強大的現金流再背後支撐著,至少在集團發展方麵是不需要擔心的,但對那些管理層的來說就不一樣了,因為公司不上市,那他們手裏捏著期權等於就是廢紙。
其實說來說去,上市有好處但也有壞處,好處就是我之前所說的那些,而壞處就是財報上需要透明,再就是可能還得放棄一些本來很賺錢的業務,比如說煤炭行業,現在基本上都是被國家控製的,企業單方麵的去經營也不是不可以,可終究還是有著很大的潛在威脅的,萬一哪天出個什麼大事故,那上市之後的股價估計會跌的看不懂。
在了解這些東西後,我是愈發好奇趙迪賢這些年到底是怎麼經營過來的,也很難想象他這些年到底在外麵撒了多大的一張網,種了多少棵搖錢樹。
這幾天因為一直待在家裏沒出門,所以抽煙也是越抽越多,整個書房都彌漫在煙霧裏,在看完孫氏集團最近一個南水北調項目的初步規劃書之後,我一看時間竟然到早上六點了,本來我是想起來活動一下,打算吃個早餐然後繼續奮鬥的,可還沒等我站起身,我猛然發現孫晴晴不知道什麼時候站在了我身後,她雙手背後正盯著牆壁上掛著的幾塊大黑板看的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