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皆是有規律的,我們不能憑主觀意誌去違背規律行事。所以做什麼都應當順其自然不要強求,隨緣,隨他去。
禪所謂的“隨緣”,是以活潑流轉的生命之流,融入萬物虛空但不拘泥於虛空,從空境聖境中轉身而出,將小我轉化為大我,將個體轉化成全體,隨緣任運,灑脫無拘,使個體生命與宇宙生命合而為一,時間與空間融成一體,至真至美,無拘無束。
隨緣者總是不去幻想生活那麼圓圓滿滿,也從不幻想在生活的四季中享受所有的春天。因為每個人的一生都注定要跋涉溝溝坎坎,品嚐苦澀與無奈,經曆挫折與失意。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失意並不可怕,受挫也無需憂傷。隻要心中的信念沒有萎縮,隻要自己的季節沒有嚴冬,即使風淒冷,即使雪紛飛。艱難險阻是對你另一種形式的饋贈,坑坑窪窪也是對你意誌的磨礪和考驗。晚春,落英雖會凋零,但來年又燦爛一片;黃葉雖在秋風中飄落,但春天又煥發出勃勃生機。隻要隨緣任運,開放心懷,即可盡情欣賞品味這一切!這何嚐不是一種達觀,一種灑脫,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練達。
萬事隨緣的人生態度,不是玩世不恭,更不是自暴自棄,隨緣是一種思想上的輕裝,隨緣是一種目光的空闊。隨緣不會使人終日鬱鬱寡歡,灑脫才不讓人覺得生活太累。
懂得了這一點,我們才不至於對生活求全責備,才不會在受挫之後彷徨失意。
懂得了這一點,我們才能挺起剛勁的脊梁,即使櫛風沐雨,即使花開花落,也總能找到充滿希望的起點。
人生無常,一切本空。萬象本是真空妙有,修禪當須怡然心安。以本色天然去接納萬物,去體味正念,則萬事隨緣,順其自然。
——禪師智語
能否隨緣,不在乎你是怎樣性格的人。因為每個人的性格,從來都是矛盾的結合物,往往在大膽中蘊涵了魯莽,在謹慎中伴隨著猶豫,在聰明中體現了狡猾,在固執中伴隨著堅強。有時,我們的羞怯會成為一種美好的溫柔,暴躁會表現成一種力量與激情,但無論如何,豁達的隨緣態度,對於任何人,都會賦予一種完美的色彩。
隨緣等於承認事實,豁達灑脫。
隨緣等於趨利避害,保持樂觀。
隨緣的人,每每是樂觀的人。
隨緣等於自嘲自解,擺脫困境。
生活是在隨緣中實現的,心智也在隨緣中成長。每一個人都要根據自己的緣去生活,依自己的因緣而成就人生。這就是“如來”的生活。
堅持萬事隨緣,順其自然,毫不執著,不僅是禪者的態度,更是我們快樂人生所需要的一種精神。
禪所謂的緣,即是常人生活的一般規律。生也罷,死也罷;苦也罷,樂也罷,看開去,不過是生命的自然運行,不過是生活的發展軌跡。在現實中,對於那些不可挽回的人和事,我們要堅持“隨他去”的心境,不必計較,因為我們相信,一切皆由緣生。
故事1.道閑與嚴頭
道閑禪師問石霜禪師道:“如果心的靈知靈覺已現,卻被一大堆紛亂的念頭束縛住了。此時,我該如何用功呢?”
石霜禪師答道:“最好是正視它,直接把各種念頭拋棄掉。”
道閑禪師不滿意這個回答,又去請教嚴頭豁禪師。
嚴頭禪師開導道:“順其自然好了,管它幹嘛!那紛亂的念頭該生時就會生,該滅時也會自然滅,該止時也會自然而止。”
道閑禪師聽了,大聲說:“好,好,好!”
人生啟迪:
順其自然能使人歸於心靈的寧靜,可以讓人拋棄一些雜念和煩惱。在生活中,有些事不因你的擔心而不發生,有些事不因你的喜悅而終止,凡事皆有生有滅,順其自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