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金花生平之謎
賽金花,可算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傳奇人物了。提起她的名字,無人不曉;談及她生平行事,卻又眾說紛紜。她本為蘇州一貧家女,為生活所迫而入青樓,而後嫁給狀元洪鈞,並隨洪出使德法英俄四國,洪鈞死後,她又重墜風塵,豔名盛於京津滬,往來皆達官貴人。庚子之變時,她又與八國聯軍及日後和議有關,名震一時,其後重操舊業,中間也先後嫁過鐵路職員曹瑞忠(一說黃某)、前江西議員魏斯炅,但曹、魏都因病逝去。她晚年生活淒苦,居北京一陋巷,1937年死於貧病交加之中。賽金花無論在生前還是死後,都是備受各界矚目的人物,有關她的采訪記、傳記、詩詞、小說、話劇、回憶錄等等,光目錄就可開出一大串。頌之者稱她“愛國愛民,舍身濟世”、“當代偉人”;貶之者稱她“夜事夷寢”、“穢亂宮禁”、“民族罪人”。種種說法,不一而足。
賽金花生平的謎處很多,如姓氏,她自稱姓趙,名彩雲,為妓後冒姓富,後被人寫成傅。但劉半農等的《賽金花本事》附言稱,她姓趙“也是冒出,實乃姓曹,為清代某顯宦之後”;籍貫,她自述為徽州休寧縣(安徽休寧縣),但曾樸說是江蘇鹽城縣;年齡,她有時自稱為辛醜年生,有時自稱為甲戌年生,據冒廣生和瑜壽的考證,應是甲子年生。其他如:賽金花晚年係獄的原因、再婚的情況,都有不同說法。在所有關於賽金花的謎中,爭論最多的,還是庚子之變時的“賽、瓦公案”和“促成和議”兩事。劉半農等的《賽金花本事》、曾繁的《賽金花外傳》,均據賽金花自述寫成,所敘情況大致是: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時,德兵闖入賽金花居處,賽懂點德語,遂打聽到過去在德結識的幾個名人包括瓦德西的情況,士兵很驚奇,於是不敢胡來,回去報告聯軍統帥瓦德西,瓦遂於第二天接賽進兵營,以後往來頻繁。瓦、賽是否初次相識呢?據劉半農記賽金花自述說:“我同瓦以前可並不認識,他問我到過德國嗎?我說小時同洪欽差去過。”但曾繁記賽金花自述則是:到德國“那年結識了瓦德西將軍,他和洪先生是常常來往的,故而我們也很熟識”。在北京相見時,“瓦德西與我雖有十年闊別,但我的容態依然不減當年貴為使節夫人的時候,瓦德西隱約間還認得我。”賽金花在幾次自述中都談到瓦德西托她辦軍糧。當時中國糧店都不敢開門,“我當時在北京頗有名氣,人們聽說賽二爺出麵,才敢應承。”“後來各國的軍糧也由瓦德西介紹,都歸我辦,”“他們除軍糧之外,還要很多貨物,還要女人,女人要漂亮,又要沒有毒的。我又替他們找了二十幾個良家婦女……這樣聯軍的食色問題我都替他們解決了。”她又細訴民眾罹災之苦,懇求瓦下令士兵停止殺戮搶驚,“瓦將軍便下令不準兵士違律妄行”,“嗣後北京民眾皆得安寧矣”。“我之所以能為北京萬民建立一點功績,將彼等從屠殺中拯救出來,即是如此。”賽又自述:議和之時曾陷入僵局,由於德公使克林德被義和團殺死,其夫人態度強硬之至,提出許多苛厲的條件,如要西太後償命,要皇上賠罪,“把全權和議大臣李鴻章弄得簡直沒有辦法了。我看著這種情形,心裏實在著急,又難過,私下裏便向瓦德西苦苦的勸說了有多少次”,又經瓦介紹去勸克林德夫人,建議為克林德公使建立一座大牌坊,用皇上之名義刻上碑文,樹立在公使遇害地方,以紀念公使,“經這樣七說八說,她才點頭答應了。這時候我心裏高興極了,這也算我替國家辦了一件小事。聽說條約裏的頭一項就是這事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