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號Tizen 老牌軍團諾曼底登陸
商業
作者:張珂
1月3日,三星集團在公司內部網絡上貼出三句成語:“弩末之勢”、“金蟬脫殼”、“任重道遠”。
三星這是在暗示什麼?尤其是“金蟬脫殼”大值得玩味。 “弩末之勢”和“金蟬脫殼”可以說是三星集團麵對今年艱難險峻的世界經濟情勢的應對態勢。
三星集團相關人士說:“這幾句成語體現了領導層的意誌,即不要拘泥於表麵,要果敢實踐創新。”
是隨時被穀歌一劍封喉,還是打造軟硬件一體化的產業帝國,或許對於三星和他的盟友們來說,目前一切的砝碼都在Tizen身上。
Tizen身負重任。它之所以誕生,從某些方麵來說,是三星和英特爾聯合起來對Android的抵抗,也是兩大Linux 聯盟 LiMo Foundation和 Linux Foundation 整合資源優勢,促成三星和英特爾的合作,與Android聯盟的對抗。
Tizen已經被關注了近兩年,盡管他總是沒有在預計的時間上市,但這並不影響人們對它的議論和關注。
就目前傳出的關於Tizen的圖片和視頻,Tizen在靜態界麵設計上與Android差異不大,但在三星專屬的藍色背景下,圖片排列效果和呈現方式上更炫更酷也更為流暢。而且對消費者而言,最為驚喜的消息是,Tizen正在努力兼容iPhone 和Android的應用程序。
因為Android的統治力和影響力漸增,三星擔心有一天依靠Android重新奪回的江湖地位,會由於Google用Android授權的限製掐住自己的喉嚨而重新失去。
英特爾則更為焦慮。牢不可破的Wintel聯盟如今貌合神離,曾經作為芯片製造龍頭老大,卻在移動互聯終端市場深陷被動,英特爾急欲找到一個強大的盟友,重新贏回市場。
更按耐不住的還有一大群電信運營商,他們在2G時代精心構築的商業模式,已經完全被iOS和Android摧毀,要想重新擁有商業價值,就必須要有自己的OS。
因此三股力量一拍即合,順理成章地共同推出了Tizen——這個繼承了諾基亞和英特爾的“基因”,而且通過LiMo基金會(LiMo Foundation),獲得三星、Verizon Wireless和沃達豐鼎力支持的便攜設備操作係統。
失敗曆史的新產物
Tizen係統是英特爾MeeGo係統與三星LiMo係統的混合體。Tizen的誕生背後,也有錯綜複雜的利益糾葛,甚至可以說是兩大Linux獨立對抗Android失敗後的產物。這段失敗的曆史的開端可以追溯到2007年。
當時,LiMo Foundation成立,LiMo是一款基於Linux的移動操作係統,比Android出生還要早一年。
在Android推出之前,LiMo看起來前途無量,不僅很快就有如三星和沃達豐這樣的大企業加盟,希望打造一個開源的Linux OS,還得到一些實力雄厚的運營商力挺,如 Verizon Wireless和SK Telecom。
不過,Android很快推出,迅速成長,並且欣欣向榮,此時的LiMo盡管有更多的合作夥伴,卻在不斷掙紮。直到2011年初,第一版LiMo才推出,卻錯過最佳機會,它的所有核心成員全都已經開始效忠於Android。當年年末,LiMo被廢棄。三星的移動操作係統Bada碰壁。
在LiMo組織成立的同時,諾基亞和英特爾都分別獨立開發自己的Linux軟件,也就是Maemo和Moblin。隨後它們就決定合作推出MeeGo。然而,不久後諾基亞高層變動,埃洛普(Stephen Elop)在2011年時成為新的諾基亞CEO,諾基亞領導層重組後,MeeGo被拋棄,轉向微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