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生態平衡的金融革命
產業
作者:周穎
摸著石頭過河的消費金融公司,兩年時間已經摸到了真金白銀。
“我們用兩年的時間實現了盈利,並且增值了50%,據我了解,因為屬於業務發展初期,其他幾家公司發展的速度都比較快。”
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銀消費)董事、總經理盧偉在欣慰之餘,對未來的市場充滿了期待。
2012年11月27日,在“2012天津消費金融論壇”上,四家被批準的消費金融公司中銀消費、錦程消費金融公司、捷信消費金融公司、北銀消費金融公司高管們悉數到場。從2010年四家消費金融公司成立伊始,僅兩年的時間,截止到去年末,四家公司中有三家已實現了盈利。
似乎比想像中的更堅持,比預期中的更閃亮。消費金融公司的兩年小考,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券。
山雨欲來。銀監會首批批準的四家消費金融公司在得到業內廣泛關注的同時,來自銀行業的高管們希望未來在消費金融領域有更大的突破。
投資出口受阻
用消費金融刺激消費
2012年12月27日,北京某分行的一次年終總結會上,銀行高管們正在討論明年的規劃。
“固定資產投資已經到了瓶頸期,上一輪的4萬億投資可能會使銀行的風險增加,未來在消費金融產品設置上,我們可以多下一些工夫。”一位分行的高管如是說。
在銀行業內,對固定資產貸款的風險正在加大、收益減小似乎已達成共識,通過消費金融刺激消費正納入銀行的日程,成為銀行著力打造的新發力點。
“應該說,通過消費金融刺激投資和消費來拉動中國經濟發展是一條很好的模式。挖掘潛在的消費市場、建立完善的消費貸款渠道將是中國銀行業的發展新模式。”一直研究消費金融的廣東金融學院金融係副教授黃偉麟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消費金融,是指向各階層消費者提供消費貸款的現代金融服務方式,因其在提高消費者生活水平、支持經濟增長等方麵發揮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已被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廣泛使用。
一成不變的模式注定無法持續。當過度依賴投資推動經濟模式遇到瓶頸時,必然要啟動並進入消費時代,否則經濟發展則會失衡失重。
武漢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金融學係主任葉永剛接受采訪時表示:“2009年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4萬億大部分用於固定資產投資,促使當年固定資產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達到91.3%,之後國家政策轉變,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所下降,但仍維持在50%以上。目前來看,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已無大的提升空間,與此同時,過度投資帶來的通貨膨脹問題不容忽視。而消費金融的發展,為我國由投資導向型進一步轉為消費導向型經濟創造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