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問號(1 / 2)

謀良虎不會說漢話,這個連女真文字都不認識的蠻子你還能指望他會說漢語?而且他的軍隊中也沒有通直,無法和宋人溝通,於是這個一根筋的火爆漢子看到林子裏幾具無頭的屍首之後這就暴跳如雷,誓要和南朝人拚個你死我活。

秦嶽帶著二十個騎兵剛到湯陰城外的時候湯陰軍也剛剛拉好架勢,這個陸文龍也是個讓人捉摸不透的家夥,先前湯陰城破這人已經投降了金軍,甘願接受了金國人的換授,成為金人的官員,可今天竟然像吃錯藥一樣組織湯陰城裏的千把射糧軍要和金人決戰,而且還是在城外野戰!野戰是金國人的強項,契丹人都比之不及,可以說當下無人能出其右的,秦嶽一陣犯迷瞪,陸文龍這是吃錯了哪門子的藥?

湯陰軍裏幾乎沒有騎兵,當初兀術破城的時候馬匹都被他牽了去運送軍械糧草,如今這千把人隻能徒步戰鬥,遠遠的秦嶽瞅見陣中一騎著馬的中年男子,身著綠色官袍,山羊胡子隨著呼呼的北風隨意飄著,正是陸文龍。

“勇士們,這群該死的南朝人殺了兀裏紮,為兄弟報仇!”謀良虎揮舞著狼牙棒說道,兀裏紮之前做過馴鷹人,他的胸膛處有一個海東青的刺青,當時因為刺青師手生,鷹的翅膀還有些刺花了,這事兒別人不知道,謀良虎豈能不知道?剛才瞅著無頭屍首那胸膛上的刺青,謀良虎眼睛都要冒出火來,滿臉的橫肉這會兒瞅著更加可怕。

為了能盡早趕到湯陰城,謀良虎隻帶了一蒲輦二十幾個兵士晝夜兼程,餘下的人都在後邊趕著勒勒車跟著,如今緊趕慢趕剛到湯陰就找到兀裏紮的屍首,你說謀良虎能不發瘋?

湯陰軍排成軍陣,不過這群所謂的兵士平日裏幹的更多的是耕地、修工事的活計,打仗本就外行,今天風大,對麵大馬金刀的金人又瞅著絕非善類,攻城時候女真人的悍勇這些人可是感同身受的,自己哪能擋得住?所以這些“樸實的老農民”一個個的冷汗直冒,兩股戰戰,陸文龍揮舞了半天馬鞭這才勉強排好軍陣。

秦嶽手頭的本錢少,沒打算硬拚,上次山寨偷襲那些渾身赤條條的女真人都死了幾十個,如今這女真人全都穿著戰甲,自己這點人還夠人家塞牙縫的?這就領著眾兄弟下馬隱蔽在樹林裏伺機而動。

排戰陣能讓湯陰軍迅速的冷靜下來,倒不是陸文龍的皮鞭讓他們有了鬥誌,而是幹起活來這群漢子似乎是回到了老本行,可以暫時的麻痹自己,全當自己是在做工事了。長長的拒馬被抬到了陣前,這東西是大宋抵禦北方騎兵的法寶,宋仁宗時候曾公亮所著《武經總要》裏有正經拒馬的詳細圖解,這東西拆開可以當長槍,拚起來就成了拒馬,重生來大宋走一遭,秦嶽可算是看著拒馬的實物了,這東西大概有三五米長,半米多高,不過明顯是好久沒用過了,槍頭和掛著的鐵蒺藜上都是鏽跡斑斑的。

千把人人頭竄動,站著有些擠,忙活完拒馬這群“老農民們”又在皮鞭的驅趕下抬起了拒馬槍,這東西是用周長大概五十公分的圓木前端裝上槍頭做成的,十幾個人死命的抱著,大概是因為城裏的存貨不夠,木頭斷麵明顯有些新芽,相信也是剛砍沒多久的新木頭,在火槍誕生以前這東西都各國步兵防守重騎兵的必備武器,披著鎧甲的人馬衝鋒起來就是坦克,一個人根本擋不住,這才用了這種辦法來阻擋敵方騎兵,也算是無奈之舉吧。

本想組建一個弓弩大陣來壓製金軍,可是城破的時候神臂弩都被金人拿去或者使喚或者銷毀了,城裏竟沒了強弩,隻剩些弓,胡亂的組織起一些弓箭手,也管不是不是能做到百步穿楊,將就著用吧,弓箭漫射對金人起碼也能有一定的殺傷力。

陸文龍雖說是文官,可是常年耳濡目染也是多少懂些兵事,除了這群吵吵雜雜的廂軍兵員素質實在太差以外也算是中規中矩吧,不過軍中真正吸引秦嶽注意的卻是那幾架八牛弩!

不知道是城破的時候藏了起來或者是金人嫌這東西太重了根本拿不動,城裏居然還有幾架八牛弩,八牛弩,物如其名,要用八頭老牛的力量才能拉開,這東西可是正經八百的國之利器,當年檀淵之戰的時候遼國名將蕭達凜就是被宋軍的八牛弩射死的,八牛弩是用三支山桑木的強弓做成的,長方形的木架上兩前一後的固定著三支山桑木強弓,因為充分調動起了三支山桑木強弓的力量,這東西啟動所需要的力量驚人,如果全憑人力得百十人才能拉得開,所以使用的時候士兵多是用絞盤把老牛筋做成的弓弦拉到位置然後發射,因為蓄力大的驚人,這東西射出的弩箭威力也驚人,神臂弩可在三百四十步入榆木半箭,而這八牛弩可以將弩槍活生生的射進城牆!宋代打仗攻城的時候有時候就用這八牛弩把弩槍射在城牆上讓士兵攀緣而上,由此也叫一槍三劍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