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虎蹲炮(1 / 2)

在這個時代精煉生鐵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兒,上好的生鐵放在爐內精煉,還要將稻草截細,摻上黃土,不斷撒入火中,這樣生鐵的雜質就會一點點的被帶出,當然帶出的東西主要成分還是鐵,隻是因為含雜質太多,匠人們稱之為鐵屎。

用這樣的辦法煉上五六火,再用黃土做漿,加入稻草,浸個兩天,再把火放入漿內,取出再煉……如此的循環往複,煉上十火以上,原本的五六斤的生鐵如今隻剩下一斤,這才算煉熟了,變成了精鐵。

當初出於成本的考慮,山寨以往製作的火器,比如火繩槍的製作是采用了後世大清朝時期的失蠟法,用的是鑄鐵打造,此法雖說煉出的火器質量比不得後世明朝將作監督造的火器,重量也更重些,但勝在操作簡單,成本低廉,山寨不是財大氣粗的宋朝朝廷,秦嶽這才采用了這個辦法。

但是製作火炮不然。

火繩槍的槍管隻需承受三錢藥量的黑火藥爆炸,鑄鐵隻要加厚些槍管就可以承受的住鞭撻,刻意加重的槍管也有緊急時候可以當作冷兵器使喚的考慮,但是如果火炮也使用質量差些的生鐵,炮身就會變得無比沉重,而且時刻都有發生炸膛和炮管炸裂的危險。

試想一下,一樽大炮的火藥量大概在幾公斤!那如果發生炸膛或者炮管炸裂……

後世明朝時候就有一位文官在防守城池的時候私自放了一炮紅衣大炮,結果被活活震死了!

為了保證做出來的火炮質量,更為了保證馬正坤能順利的拿下那位藝術家出身的道宗皇帝,秦嶽在火炮質量上嚴格把關,決定使用精鐵來鑄造山寨的大炮。

現如今誌敏每天都笑嗬嗬的,成安縣地底下仿佛就是個大寶藏,鐵石被一筐一筐的挖出來,好像是永遠采不完,挖上來的鐵石送進工場,沒幾日這就變成了火紅的鐵水,匠人們說這東西冷卻了便是平日裏用的生鐵!

由於秦嶽引進了很多這個時代沒有的技術,礦井的生鐵產量激增,高爐每日都有汩汩的火紅鐵水流出,瞅著喜人,光是今天就流出了鐵水五百多斤!

五百斤生鐵!況且這礦井還隻是剛剛采挖沒多長世間,誌敏真是又驚又喜,常年跑著鐵器的買賣,這個皇商豈能不知大宋神宗國富民強的時候一年的鐵產量不過五百四十萬斤,按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恐怕沒多久自己經營的這個成安縣礦井就會是全大宋產量最高的鐵井,怕是大宋的生鐵十有其一就得是自己這個礦井裏生產出來的!

“大當家,今天出的鐵水估摸著有五百三十多斤,這是老王頭告訴我的,這家夥跟鐵水打了一輩子的交道,瞅瞅就能說出個大概的重量,八成差不了。”一看到秦嶽策馬而來,誌敏笑嘻嘻的迎上來道。

礦井現在一切製度都還屬於草創,以後每日的產量怕是會更多,秦嶽欣慰一笑,不過笑容沒有持續多久:“不錯,不過這個產量還不能滿足咱軍隊的需要,相信徐茂才已經跟你說過我的計劃了。”

有多大的肚子就得扯多大的灶台,誌敏現在對於大當家也有些了解了,笑了笑:“咱知道了,這不,鐵水剛流出來就被引進了匠作房,不過那裏的工匠對大當家說的煉出鐵屎成精鐵的事兒還不怎麼明白,需要大當家親身前去指點一二才行。”

也不廢話,秦嶽翻身下馬,大馬金刀的這就在誌敏的陪同下來了匠作房。

匠作房裏的許多匠人都是以前秦嶽在清風寨的時候就培養出來的,對大當家的脾性都摸的還比較清楚,但是許多新雇來的大名的工匠就有些理解不了,秦嶽嘴裏說的很多東西還不能理解,往往要琢磨半天這才拍一下大腿,恍然大悟。

鐵水進入精煉爐裏過火,一遍一遍的過火下來,鐵料很多這都變成鐵屎,不能再用,不說匠人們心疼,連誌敏這號財大氣粗的大宋員外都覺得有些暴殄天物了,可是沒辦法,大炮的質量必須嚴格把關,瞅著秦嶽嚴峻的神情,誌敏砸吧了一下嘴,製止了自己要開口惋惜的衝動。

生鐵的精煉是需要工期的,秦嶽照樣還是引進了後世的分工製度,一撥工匠被分成了多股,有的人負責精煉,有的人負責煉火,再有的人則負責做黃土漿,浸稻草……一眾兄弟手裏都安排到了活計,一個個滿頭大汗,不肯停歇。

……

“幾位打造兵器都是行家裏手,這裏有的兄弟是我從清風寨裏帶出來的,有的則是大名府裏數得上號的老匠人,自然對這打造兵器的事兒都十分在行,我現在要的,就是這樣一個物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