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軍魂(1 / 2)

新工藝在秦嶽的指導下日夜不停的在進行,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風車的威力,在成安縣的工場裏,秦嶽同樣引進了三班倒的製度,一天三撥人,連軸轉,不停的幹。

生鐵的精煉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後世大工業的時候都是如此,更別說在這個時代了,土漿加多少,怎麼加,稻草在什麼火候的時候加進去,出來的東西淬火到什麼樣的程度……等等,一大籃子的問題,具體操作方麵的很多東西秦嶽也是拿捏不準,隻能喊工匠一次一次的試驗。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次次失敗的摸索,現在工匠們已經能比較穩定的生產出熟鐵了,雖說耗費頗大,但是因為鐵礦多,這點“學費”秦嶽倒也舍得。

鍛造鐵板、打造鐵箍,鑽磨藥眼兒、打磨內壁……一樣樣的事物繁多、複雜,要摸索出係統的虎蹲炮的製作方法並不容易,試想當初山寨製造火繩槍都曾遇到過這麼多的麻煩,如今做起這虎蹲炮你還想著順風順水了?

八塊弧形的鐵板貼靠在一起得能緊密的結合,否則到時候就算加上鐵箍也會有縫眼,這樣點火的時候氣浪就會外泄,想想就知道那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連夜趕工、馬不停蹄,虎蹲炮這才隱隱見出了雛形,已經幾天沒合眼的秦嶽這才敢長舒了一口氣,準備去睡覺,這幾天實在太累了。

“大當家,這是磁州來的信。”

剛出匠作坊,猴子就顛顛兒的跑過來,遞上一封信說道。

信是磁州知府宗澤寄過來的,上麵寫道不日會有糧食、馬草運來。

山寨如今的糧草已經捉襟見肘了,宗澤這個時候送來糧草可以說是雪中送炭,秦嶽一笑,這個老倌兒倒是個講究人,沒想著平白無故的就收咱的二十萬兩銀子和大炮,不過宗澤的下一句就讓秦嶽一腦袋黑線了。

“老夫如今頂著聖上龍顏大怒的壓力幫了你這麼大的忙,值不值兩門紅衣大炮?”

先前秦嶽許諾給宗澤的是兩門紅衣大炮,現在秦嶽連個炮筒子都沒見著,這個磁州的老倌兒反倒是已經惦記上了,這又舔著老臉過來再索要四門大炮!

當初在磁州的時候宗澤見識過秦嶽火繩槍的威力,同樣了解到秦嶽並不是一個喜歡說大話的人之後這個老倌兒對秦嶽口裏說的能打幾裏地的紅衣大炮簡直是心神向往,好多個晚上都急的睡不著覺,這次送來糧草一來是為了多索要些好物什,二來其實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在催促秦嶽加緊趕製。

宗澤的運糧隊已經在大營外五裏了,因為害怕被那些諫官們抓住把柄,宗澤反複叮囑過不要他們進入清風寨的營寨,還要裝出一副在此地糧草被劫的樣子。

秦嶽帶人如期而至的“劫”了對方的糧草和鐵器,磁州的鐵井當初秦嶽也是入了股的,他這份宗澤自然不會昧下,作為遠道而來的回報,秦嶽還丟下了十幾杆火繩槍,估計這些東西能讓宗澤那個老家夥抱著高興好多天。

朝堂之上的事情秦嶽也從宗澤這裏得到了消息,當今聖上龍顏大怒,發誓要鏟除秦嶽這個為禍一方的土匪,秦嶽一笑,這是早晚的事,到時候兵來將擋就是了。

鐵器沒進大營,直接拉回了成安縣城的工場,糧草這些則運回大營,眼瞅著一車車的糧食馬草拉回來,最高興的不是秦嶽,不是士兵,是徐茂才,這個老家夥這幾天因為糧草的事情著急的上火牙疼,如今看著一袋袋白花花的米糧,心裏能不高興?

王保義的人馬已經組織的差不多了,為了路上順利,徐茂才心疼加肉疼的這又在當地買了很多駑馬和馬車,窮家富路,這個事兒上徐茂才倒是不敢馬虎。

大名府是大宋的“河朔之咽喉”,是人口、經濟僅次於東京的大都市,可以說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養蠶、釀酒的生意都非常發達,甚至比東京都有過之而無不及,各種特產也多,像是鵝梨、棠梨,同時大名府還是大宋有名的養馬基地,應該說如果能在這裏站穩腳跟對清風軍以後的發展好處多多。

可是如今的清風軍卻隻能對著城牆望洋興歎,秦嶽不想揮兵直取,而且秦嶽當下麵對的最主要的困境還有即將到來的朝廷的討伐,不用說秦嶽都知道,過幾日這大名府外會有一場決戰,這場決戰的結果才能真正決定自己的去留。

這幾天秦嶽著急忙慌的搞軍工生產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馬正坤已經在晝夜兼程的往回趕,相信不日即可到達,當朝聖上也視自己做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這個檔兒,能救自己的,隻有出眾的戰鬥力,隻有打贏了,自己才能在這大名府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