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今突然被驚醒過來。
“他們得……得在理……陛下的子嗣是少了點……”
6辰兒思緒混亂,這話時幾乎舌頭打結,語氣十分地倉促,甚至聽到李璟喚了聲辰兒,都不敢抬頭去看李璟,直到緊抓住折子的手,手背覆上冰涼的觸感,手上的折子給拿掉了,整個人籠罩在一陣清苦的藥香當中,抬頭,臉色一片煞白,不知什麼時候,李璟俯身到她身前。
隻瞧著李璟長臂一伸,握住她的手,把她攬住懷裏,對上她那雙此刻不甚清明的眼眸,無奈道:“你該相信我才是。”
“可這些……”6辰兒嘴角升起了一抹苦笑,“在理呀。”
尋常人家,都盼望多子多福,況且皇家承繼,子嗣是最要緊不過的。
若是安帝有嗣,或是明帝多有個兒子,這皇位,也不會輪到李璟。
“別如今我們還有濤哥兒,縱使隻有浚哥兒,我也沒有這樣的想法。”濤哥兒是6辰兒半年前生下的二皇子,不同於浚哥兒,濤哥兒一生下來,身體十分康健。
李璟摸了摸6辰兒的嘴角,微涼的手摩挲著6辰兒的臉頰,低頭認真道:“我的身體,我自己最清楚,可經不起折騰,如今,我盼著的不過是多活幾年,能看著孩子成人,能多陪你些日子罷了,這方才是正經。”
6辰兒聽了這話,仿佛吃了一劑鎮心丸,想著方才腦子裏的胡思亂想,心頭微微有些愧疚,忙呢喃了一句,“胡什麼,皇帝都是萬萬歲的。”
人靠在李璟胸前,安定了許多。
6辰兒的變化,李璟看得分明,不由輕笑了一聲,萬萬歲,他也想呀,可是他自身體不好,能活到現在已是奇跡了,他實在不敢多奢望。
多活一年,他就是賺一年。
想及此,摟著6辰兒的手臂,不自覺地緊了緊。
不知過了多久,窗外,夕陽已西下,忽有宮人進來通報,北宮應太後病逝。
——*——*——
正和二年,六月,幽居北宮的安帝皇後應氏薨逝,因明敬太後堅持,卑不動尊,應氏未與安帝合葬,而是附葬安帝顯陵。
秋,八月,榮王薨,享年三十,世子承位。
正和十年,正月,公孫丞相薨,舉國哀悼,贈太傅,追諡號文成,有關諡號,朝堂曾有議為文正,隻因公孫丞相臨終前有遺本,方作罷。
二月,禮部尚書馬曉,接任丞相之位。
正和十一年,夏五月,休陽長公主下嫁6玨,休陽長公主,即6辰兒和李璟之女李沐。
正和十三年,年僅十三歲的皇次子提前行冠禮,封唐王,就藩國,大婚,娶建安侯之女為正妃,建安侯即前高尚書第五子,正和十年,承先順國公譚公羨嗣。
同年臘月,李璟崩於椒房殿東配殿,年四十九,追諡為康帝。
後世史書有雲:康獻皇後6氏,康帝元後,6太傅文貞公之女,帝在西苑,微時來歸,感其義,曾有昵語,後登極二年,帝明上諭,因身體不豫,不選嬪妾,後,果然,帝在位十三載,後*/宮無嬪禦,帝與後同進同出,儼如民間夫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