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二章 孩子樣(1 / 2)

道元四年,冬,九娘入東宮為太子良娣。WwWCOM

大齊立國,以孝治下,淳安縣主由此得到陛上特赦,並以孝女之名,給予表彰。

鄭綏心中不滿,但她無法改變五兄鄭緯的決定,也無法阻攔事情的生,沒有等到九娘鄭芊進東宮,先帶著阿遲和淳安,與桓裕離開了京都。

年關將近,他們一行人直接回廬陵,桓裕去信衡山,讓桓穀帶阿諍來廬陵。

九娘鄭芊把兒子阿諍托付給鄭綏照顧,意欲把淳安留在京中,

隻是淳安回府當日,鄭緯教訓她了一頓。

淳安整個人冷冰冰的,透出幾分孤傲來,又緊抿著嘴唇,一聲不吭,瞪著一雙大眼,眸中含有一股子凶狠,黑漆漆得有些滲人。

鄭緯氣得夠嗆,年紀,就敢殺人,又目無尊長,越想就越覺得是個禍害,是蕭章留下來討債的,罰她跪在奉儀堂前的青石板上。

要她承認了錯誤,要她服軟,才讓她起身。

但是淳安性子倔強,真就那麼直挺挺地跪著,嘴如同河蚌的殼,沒有開口半句話,

臘月,北風浸人寒。

淳安跪了大半日功夫,鄭綏和九娘倆人得知消息,實在坐不住了,過去求情,鄭緯都沒有鬆口,讓長庚把她們攔在外麵。

直到阿遲跑到鄭緯跟前:有難同當,所以她要陪阿姐一起跪。

還真跑到外麵陪跪。

鄭緯瞧著阿遲傻不愣的模樣,頓時又氣又笑,到底舍不得,才鬆口讓淳安起身。

那時節,淳安的一張臉,已凍得青。

九娘鄭芊掉了半日的眼淚。

鄭綏瞧著也心疼,離開建康前,和九娘及五兄,“阿遲與淳安一向姊妹情好,我帶著她,一來他們姊妹兄弟一起能有個伴,二來,也免得惹阿兄生氣。”

故而,此番離開京都,鄭綏把淳安帶上了。

——*——*——

“今日腳暖,估計接下來會有一場大雪。”

鄭綏捧著暖爐進了屋子,桓裕在燈下看書,依舊是一卷《後漢書》。

這幾年,大約待在臨汝的緣故,除了教導兒子黑頭和幫忙訓練鄭家部曲,其餘閑暇時光,桓裕都在看書,阿耶注釋過的那本《公羊傳》,用了三年時間讀完。

桓裕常常自嘲:他這三四年讀的書,比過去三十餘年累計的還要多。

“孩子們都睡著了?”

“嗯。”

“阿遲喜歡下雪,要真下雪了,大不了,我們在路上多耽擱些日子,隻要年前能趕回廬陵。”

“就怕大雪封路,到時候寸步難行。”

鄭綏搖了搖頭,脫掉身上的狐裘,吩咐婢仆端熱水進來洗漱,又道:“你晚上少看些書,對眼睛不好,明日還得早起趕路,早些歇息吧。”

他們近來,夜裏都在驛站投宿。

從錦被褥墊,到瓷盆幾案,一應用具,皆是換上自己帶的,但鄭綏仍舊睡不習慣,有那麼好幾回,鄭綏睡在外麵的車廂內,不願意睡驛站的廂房。

桓裕為此笑話她,連阿遲都不如。

到這一點,鄭綏自己都不得佩服女兒心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