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四章 飛來禍(1 / 2)

“……十娘,包括鄭家姻親在內,同輩子侄,桓度的經學水平,至少能排到前五。”

“要不要替他揚名?你拿好主意。”

“這話,我連桓叔齊都沒告訴。”

鄭綏一回青溪二橋的鄭府,都沒來得及去見大嫂,就讓五兄鄭緯給逮住,在蕭牆一側的明辨軒內,避了旁人,了這番話。

鄭綏並不意外,她知道,那孩子一向勤奮刻苦,在鄭氏族學裏,常有先生誇讚,對《春秋左氏傳》的各個版本的疏義,理解尤為透徹。

桓裕曾感慨過:他不像是桓家人,倒更像鄭家人。

桓裕自己從不喜讀書,這些年,仕途沉寂下來,方才好了些,多讀了幾本書。

此刻,鄭綏垂頭,沉默良久,才開口,“阿兄覺得他行,就勞煩阿兄替他開路了,不管怎麼,他是阿遲和黑頭的兄長,我和夫君的兒子。”

“你能這樣想就對了。”

鄭緯點點頭,望向鄭綏的目光,帶著幾分讚賞,“所謂,兄弟齊心,其力斷金,黑頭將來是要繼承桓叔齊的衣缽,有一位做文官的兄長,口誅筆伐的事,也有個幫襯。”

要不然,鄭綏不點頭,他還得費一番口舌。

所幸,鄭綏在大義方麵,少有出錯。

“你先去拜見大嫂,不過,你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就別和大嫂了,免得她多思勞心,宋疾醫交待過,一定要好生靜養,切忽多思多慮。”

鄭綏聽了這話,頓時沒好氣地瞪了五兄鄭緯一眼,終究心虛,沒有多反駁,“我知道了,我先過去了。”

完,便起了身,仿佛身後有猛虎,頭也不回地往蔚華園裏走去。

鄭緯瞧著,扶著右手的憑幾,長籲了口氣。

他想替桓度揚名,一是這孩子的心性不錯,加之刻苦勤奮,打動了他,鄭氏子侄頗多,然真正這般用心鑽研經義的,一雙手都能數得過來。

二是為鄭氏族學揚名,桓度在鄭氏族學讀了十年書。

三是替黑頭鋪路,相比於一枝獨秀,他更傾向於一門雙傑,兄弟倆交相輝映,更容易讓世人接受,交口稱頌。

同時,也能給鄭家女贏得名聲。

哪怕私下裏,士族間早有鄭氏女好妒的惡名,然隻要大義無礙,真正男女間的爭風吃醋,隻能流於後院私闈,怎麼都上不了台麵的。

桓度就是一個典型,縱然非鄭氏女所生,也是鄭之外甥,亦能成才。

鄭緯心中的這些彎彎繞繞,鄭綏自是想不到,也不會去想。

她進了蔚華園,瞧著大嫂由仆婦扶著,在廊下賞花,蒼白的臉,瘦高的個頭,唯有一雙眼,明亮有神,笑容恰到好地鋪滿眼角發尾,神采奕奕。

這般精神,鄭綏一顆心,落到了實處。

“阿嫂。”

鄭綏喊了一聲,連步子都輕快許多,上前從佩蘭手中接過,親自攙扶大嫂。

“早接了書信聽你要來,臨了,孩子們都先到了,就不見你人。”

李氏拍了拍鄭綏的手臂,問道:“又讓阿奴給訓話了?”

雖是問,語氣卻格外篤定。

“瞧阿嫂的,才沒有這回事。”鄭綏忙地否認。

李氏養了鄭綏幾年,哪裏聽不出她話裏的心虛,輕聲一笑,“日頭大,我們進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