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乞止絕河北伐民桑柘劄子(1 / 1)

唐文精選(三) 論乞止絕河北伐民桑柘劄子

臣風聞河北、京東諸州軍,見修防城器具,民間配率甚多。澶州、濮州地少林木,即今澶州之民,為無木植送納,盡伐桑柘納官。

臣謂農桑是生民衣食之源,租調係國家用度之急。不惟絕其根本,使民無以為生,至於供出賦租,將來何以取足?

臣伏思兵興以來,天下公私匱乏者,殆非夷狄為患,全由官吏壞之。其誅剝疲民,為國斂怨,蓋由郡縣之吏不得其人。故臣前後累乞澄汰天下官吏者,蓋備見其弊如此也。今澶州之民驟罹此苦,豈非長吏非才、處事乖繆所致?

兼聞澶州民桑已伐及三四十萬株,竊慮他郡盡皆效此。伏乞早賜旨揮禁絕。其合用材木,仍乞下轉運司,令相度漸次那容準備;其澶州人戶經伐桑者,乞差官檢覆量多少,與權免將來絲綿綢絹之稅。

竊以軍國所須,出自民力。必欲外禦契丹之患,常須優養河朔之民。若使道路怨嗟,人心離叛,則內外之患,何以枝梧?伏望聖慈特賜留意。取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