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宛城內的官軍並不多,黃巾探子所統計的八千人一點也沒錯,而且這八千人還包括了糧秣兵、火頭兵等基本沒什麼戰鬥力的兵士,所以張曼成這“大忽悠”這回並沒有忽悠自己的子弟兵,但參與守城的倒是有近萬人,多出來的這兩千不到的參戰人員都是老百姓,但是這些老百姓們可不是為了感謝父母官褚貢大人的大恩大德而同仇敵愾守城的,更不是為了什麼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操來拋頭顱灑熱血報效祖國的。皇帝昏庸、宦官禍亂朝政賣官鬻爵,弄得民不聊生。褚貢這官雖不是買來的,對皇帝老兒也算忠心,但卻也不是什麼清官,就更談不上什麼父母官了,平日裏也素無恩德與百姓,現今在這大難臨頭幫著守城的這一群百姓,百分百都是褚貢派兵強行抓來的。
八千官軍,分到四個城門,每個城門便是兩千人,而剩下的老百姓是負責燒火油和搬運箭枝、滾石檑木、照顧傷兵什麼的,總之一句話就是打雜的。但褚貢倒也不愧是一代名將,他把這僅有的兩千人官兵分成兩組,兩組輪流射箭,所以城上箭如飛蝗沒有間斷的時候,把區區兩千人的兵力打出了八千人的氣勢,至少在張曼成的“神城軍”中許多軍士都是這麼認為的,而且是確定、一定以及肯定的,城上就是有八千官軍!而他們的主帥在他們的心目中也再次榮登“大忽悠”的光榮寶座。
看著城下麵的黃巾賊一波接一波的往城下衝過來,又一波接一波的如收割稻草一樣的倒下,褚貢的心一下子從剛才那地動山搖的呼喊聲,所帶來的震瑟中平靜了下來,“看我射不死你們,你們這幫天殺的賊寇!”褚貢恨恨的想著。
除了士兵的兵器和老婆大人的首飾外,城裏麵能夠收集到的金屬物件,褚貢都讓鐵匠熔了造成了箭頭,很多房子都給拆了,好一點的木料都削成了箭枝,差一點的木頭就連同石頭一起當做滾石檑木用,滿城的雞鴨都被殺了個精光,就是為了拔毛做箭翎,這都已經是到了窮凶極惡的地步了。所以城裏麵的箭枝啊,滾石檑木啊,已經多到你無法想象的地步了,如果張曼成知道了這事,一定非常想找塊磚頭直接把自己一板磚拍死算了,免得一會兒被萬箭穿心,死的比刺蝟還難看。
就這麼一茬接一茬的收割了三大撥的黃巾賊,手雖然有點發酸了,但心裏卻舒坦多了,也沒剛才那麼的緊張了,隻聽見軍士甲對軍士乙講:“哎呀媽呀~剛才底下那大哥那一嗓子吼的呀~太突然了。”
軍士乙道:“可不是嘛~嚇得咱褚老爺的臉色啊,就跟給他爹送喪似的。”
軍士甲道:“你自己可也好不到那裏去,剛才還沒上城樓的時候不是還嘀咕嘛~‘上樓滴心情比上墳還要沉重’。”
軍士乙又道:“去去去,你說剛才褚老爺都給他爹送葬去了,那咱的心情能不比上墳還沉重嘛?拜托人家是父母官!父母官!好不好?!他爹那不就是咱爺爺嘛……看!看!又來一波,先警告你啊別跟我搶,以這條線為界左邊歸我,右邊歸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