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劫營(1 / 2)

天遂人願(但這個“人”僅指皇甫嵩以及他帶領的官軍),後半夜的風越吹越大,城下的黃巾軍寨中除了箭樓上的星點火把,已經完全沒了光亮,隱沒在深沉的夜色之中。皇甫嵩令佐軍司馬孫堅率五百北軍五校步兵和五百三河騎士,潛出城外,騎兵在賊寨外圍引燃雜草,而步兵則充入寨中四處放起火來,兩邊同時開始,雖然箭樓上的黃巾軍哨兵及時死命吹起了號角,但是這一夜風實在是太大,借著大風火勢蹭蹭的蔓延開來,不但軍寨中著了火,就連寨外的草原頃刻間也變成了一片火海。

城上見賊寨中火起,一千弓弩手把浸了油點燃了的火箭嗖嗖的射向賊寨,好像生怕下麵的火還燒不死賊兵一般。而那一千的弓弩手後麵站著的是兩百名鼓手,此刻已把戰鼓擂得震天發響。朱儁借著鼓聲帶著餘下的近四千馬步軍衝出長社城,朝賊軍殺奔而去。

如果捂著耳朵不去聽那呼天喊地的慘叫聲,不去看身後那如人間煉獄般的一片火海,僅僅是站在城門外的牆角下抬頭仰望,這漫天飛落帶火的箭枝,可比流星雨壯觀多了,而這一刻東漢名將皇甫嵩就是這麼仰望著,欣賞著自己的完美傑作,這就是藝術!戰爭的藝術!

不錯,在火海中哭喊逃竄的的的確確是正規的潁川黃巾義軍,也是洛陽南麵戰線上最精銳的黃巾部隊,然而這支部隊組建還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雖然隊伍中也有不少土匪、流寇、山賊等綠林豪傑,但絕大部分還是農民,平日裏普普通通、老老實實,在官差、土豪麵前戰戰兢兢的農民。三個月廝殺也讓他們有了些戰場上的經驗,如果仗著人多,在白日裏他們也能夠把官軍打個落花流水,但是,他們完全沒有夜間戰鬥的經驗,何況這一次他們的對手是出身將門的東漢王朝赫赫有名的名將“皇甫嵩”!

這一次,夜戰、大風失了天時;依草結營丟了地利;夜戰慌亂、調度失靈就算丟了人和。不過這一次和廖淳上次夜裏被打了埋伏不同,畢竟在場的都是黃巾軍中的精銳部隊,還是有一定單兵作戰(或者說三五成群散兵作戰)的能力的,所以這一次並沒有淪為官軍單方麵的大屠殺。

廖淳的部曲由於有過被夜晚打埋伏的經驗,所以這次相對更為冷靜。當歇斯底裏的哭喊聲把廖淳從睡夢中驚醒,廖淳睜開眼睛看到的是四下裏漫天的火光,他一個鯉魚打挺從臥榻上翻起來,抓起兵器架上的斬馬劍便衝了出來,同時見到部下眾人也陸續衝出營帳,一個個也都是衣不及甲的穿著睡覺的單布衫,手裏抄著件兵器。廖淳的判斷是,這隻是劫營,現在的狀況是我方兵力遠遠超過官軍,官軍這次隻是趁黑製造混亂,好讓我等自行潰敗,隻要穩住陣腳,等到天明便可以全殲長社的官軍。

所以廖淳下令道:“莒淩封帶下轄人馬去馬棚看好馬匹,免得再被官軍奪去,徐驍和楊慶看好糧草等物資,餘下人等隨我砍殺闖進營地的官軍、再順道把身邊燒著的火給撲滅了。”

莒淩封、徐驍、楊慶得令而去,其餘人則跟著廖淳殺敵、救火。

事後的很長時間,廖淳都在為自己的這道軍令而深深的自責。其實廖淳的判斷是沒有錯誤的,但是其他各兄弟部曲的首領卻不這麼認為,而且遇到夜晚劫營其他部曲的兵士也沒這麼冷靜。在慌亂中大家各自突圍奔命,一心想的隻是盡快逃離這片火海,結果便隻剩下廖淳所部在救火、抵抗,然而獨木終究是難支的,而且孤軍作戰帶來的是極大的傷亡。

不知道是風太大火勢蔓延到了馬棚,還是官軍直接放火點燃了馬棚,反正莒淩封帶隊趕到馬棚的時候馬棚已經起火了,栓在馬棚中的那些馬匹都驚慌撲騰著。莒淩封心想,這些馬都是剛剛繳獲的生馬,如果解開拴著它們的韁繩在這火光漫天的夜裏,它們驚慌亂竄指定都會跑丟的,所以他隻好帶著兵士衝進馬棚去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