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草叢中的眾人看了拍手叫好,如此酣暢淋漓又驚心動魄的打鬥,這夥在宛城中窩了兩個月的農民是從沒見過的,就連一直在戰火中拚殺廝鬥轉戰於潁川與荊北兩個戰場的廖淳也是沒有見過的。此刻,他們雖然不清楚這黃巾大漢的名姓,但是已經把他當做了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了。
不過接下來的一幕帶給眾人的震撼卻是眾人這一生沒齒難忘的。
在黃巾軍陣中的眾將士見到官軍戰將落馬,正待乘勝掩殺過去時,那官軍的軍陣中卻又衝出來一個手持大刀的綠袍大漢,不知是那大漢太過壯實,還是這大漢騎的馬匹太過瘦弱,廖淳等人在遠處望去,總感覺這馬奔跑的樣子有些奇特,似拖不開腳步一般,有些搖晃不穩,而且速度也不快。
廖淳等人想剛才那驍將、健馬都難取勝,這綠袍將雖然身形魁梧壯實,但騎著這麼一匹爛馬必定不會是這黃巾大漢的對手,但是在眾人尚在胡思亂想之際,那黃巾大漢的頭顱已經拋物線般的從他的脖頸上飛了起來,落在了地上,而這沒了頭顱的身體依舊還坐在戰馬上。這綠袍大漢出手的速度之快簡直令人咂舌,以至於在他回馬都快走回軍陣時,眾人還都張大了嘴巴,半天回不過神來。
其他幾個人是什麼狀態不是太清楚,反正這廖淳除了記得這綠袍大漢那隨風飄蕩的如女人秀發般的長胡須之外,便什麼也不知道了,腦袋中長時間的一片空白。
而這之後的一幕則是這夥躲在草叢中的眾人所錯過的,或者是視而不見的(需要消化之前這震撼的一幕帶來的衝擊)。
那黃巾軍陣中,鄧茂見這官軍的綠袍將斬了渠帥程遠誌,心中大怒,但同時也畏懼於此人的武力,不敢貿然衝出陣去與之廝殺。當他見到綠袍將回馬朝軍陣中走去時,便想在背後偷襲,用懷中暗藏的鐵蛋結果了此人,替渠帥程遠誌報仇。
於是他用握兵器的手拉住韁繩,另一隻手則深入懷中,去摸懷裏暗揣著的兩枚鐵蛋,雙腿踩著馬鐙使勁一夾,那馬肚子被馬刺刺痛,便衝了出去。而未等他騎馬跑到足夠暗器打到綠袍大漢的距離,官軍軍陣中又衝出來一個豹頭環眼、滿臉絡腮胡須的黑衣大漢。
這黑衣大漢挺著一杆蛇矛直奔鄧茂而去,而鄧茂也並不慌忙,從懷中抽出摸著鐵蛋的手,從另一隻手中拿過他的那把“九齒鐵鈀”,欲讓這黑衣漢見識一下他的厲害,卻不想這手中的鐵鈀尚未舉起,便被這黑衣大漢一矛刺中了心窩。
當鄧茂翻滾落馬後黃巾軍陣中開始慌亂了起來,而官軍則乘勢掩殺了過來,張角急忙鳴金收兵退入廣宗城去。戰場上的局麵在一個瞬間急轉直下,令廖淳等人都來不及作出反應,而廖淳原本想著趁兩軍混戰廝殺混入黃巾軍陣中的計劃也徹底落了空,不過有一點值得高興的是,廖淳在軍陣中看到了大賢良師張角的身影(廖淳在心中一直稱呼張角為“大賢良師”而不是“天公將軍”,是因為他覺得從張角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寧靜祥和的氣息,以及廖淳印象中他治病求人、教化眾生的形象,怎麼樣都難以與帶著濃重殺戮氣息的“將軍”二字聯係在一起),由此廖淳確信了,他們沒有走錯路,這裏就是他們一直尋找的目的地巨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