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伏虎寨的聚義堂上,一個須發花白的老者對著廖淳跪地便拜,這人便是伏虎寨的大將軍、當家人張牛角。
張牛角跪地拜道:“恩公在上,請受老夫一拜!”
而張牛角的身後,那軍中人稱“飛燕”的褚燕,領著一班的山賊,也同張牛角一道下跪叩拜。
原來,夜裏在信都城中,廖淳等人遇到的便是張牛角等人,而叫廖淳“廖兄弟”的便是那褚燕。
廖淳從未曾受得如此大禮,而且還是這黑壓壓的一大群人,於是慌忙扶起那老者說道:“張渠帥快快請起!快快請起!論年齒渠帥乃是前輩長者,在太平道中的職位又在廖淳之上,渠帥一拜要廖淳如何受得起?褚頭領,弟兄們你們也都快起來!起來!”
廖淳扶起張牛角,褚燕與其餘那一眾的山賊便也都跟著站了起來。
張牛角道:“廖兄弟兩番舍命相救,義薄雲天,如不嫌棄,我三人(另一個指褚燕)結為異姓兄弟如何?”
廖淳一聽嚇了一跳, 這與褚燕結為兄弟倒還說得過去,他不過比自己大了十來歲,但張牛角的年紀都可以當自己的爹了,這還結為兄弟,沒搞錯吧?於是忙笑著婉言回絕道:“張渠帥,您是渠帥,而我隻是小小的一個頭目,尊卑有序,這,這,這不太好吧?”
但張牛角卻不懂廖淳的心思,還以為廖淳講的真是什麼地位尊卑的問題,當即豪爽的擺手說道:“嗨!什麼渠帥頭目的,太平道已經滅了!不是我張牛角在這裏說著這些大逆不道的話,天公將軍兄弟三人在時,我也算對得起他們了,一萬餘人的部曲拚殺的隻剩下千餘人,逃到這太行山中,才算保住了性命,如今別看這裏又有了這七八萬的人馬,但那都是我與褚燕兄弟二人躲入這太行山後,一手拉扯起來的,與太平道、黃巾軍沒有半點的關係,如今這世上已再沒有什麼太平道、黃巾軍了,所以也就沒有什麼狗屁的渠帥、頭目之分,今日天氣不錯,來來來!我三人就去外麵對天盟誓,結為兄弟,走!”說著拉起廖淳與褚燕二人就往大堂外走,而那幫山賊嘍囉們早跑去拿來了香案、貢品。
張牛角會來這麼一手,廖淳是萬萬沒想到的,而廖淳又是一個極重麵子的人,張牛角硬拉著自己去結拜,而山寨中的那幫嘍囉們又擺好了香案、貢品,因而隻好硬著頭皮拿起三支香,與張牛角、褚燕二人一起焚香禱告、對天敬拜道:“天地為證,今日張牛角、褚燕、廖淳三人結為異姓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誅!”
就這麼,廖淳可以說是稀裏糊塗的便與張牛角、褚燕二人拜了把子,又多出兩個結拜哥哥來,而那大哥自然就是張牛角。
按說像廖淳這樣生在亂世,又被朝廷通緝著,突然多了個手握七八萬重兵的結拜大哥,那可以說是百分百的好事,但偏偏這百分百的好事卻不能夠做到“一百分”,這問題便出在廖淳三人的結拜誓詞上。
誓詞上說:“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廖淳這才十七歲,而這張牛角都薑半仙那年紀了,怎麼著也有個五六十歲,還要“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張牛角要是再活個十年二十年的死翹翹了,按照誓詞廖淳豈不是也要跟著死?那對於廖淳來說也太吃虧惡點吧。
關於這一點還是那賊老大陳幕後來想到告訴廖淳的,不過廖淳倒似乎並不怎麼在意,而且幾天之後發生的事情,也馬上證實了,這些宣誓的誓詞其實也就是一個狗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