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奸臣(1 / 3)

(一)

“公主,公主,不好了,三王爺要去邊關親征,平定藩王叛亂了!”小翠大呼小叫的從門外跑進來。

我猛地扔下手裏的書,一屁股從石桌上彈了起來:“什麼?皇上答應了?”

小翠回:“可不答應了嘛……我聽小李子說,是孟將軍向皇上提議的,說是三王爺親征可以顯出皇室的決心,鼓舞邊疆將士們的士氣……”

一派胡言!三王爺早就有謀反之意,孟兆榮一直和三王爺狼狽為奸,我看是他們早就做好了計劃,今天一唱一和的是想把三王爺支到邊關,好趁機幫三王爺奪取兵權呢。這還了得?奸臣,孟兆榮就是個十足的奸臣!

小翠看了看我的臉色,小心翼翼的問道:“那……公主,這事兒咱們還管嗎?咱們還管得了嗎?”

我使勁跺了跺腳。“走,去找太後。”

(二)

我是當朝長公主,皇帝同父異母的姐姐,比小皇帝足足大了十歲。

先帝去世早,子嗣單薄,隻留下我、小皇帝、三王爺和另一位公主。我是先帝和先皇後唯一的女兒,先皇後在我小時候就去世了,但我最受先帝寵愛,從小跟在先帝身邊長大。三王爺最不得寵,平素隻知道泡在書堆裏讀書,我很是不喜歡他。倒是小皇帝的娘珍妃對我最是溫柔,我喜歡去她殿裏和小皇帝一起玩。另一位妹妹早在十多歲的時候就被指派去番邦和親,我到現在也記不起她的樣子。

可惜我沒能見到先帝最後一麵——我見到的隻是一張明黃色的聖旨,上麵寫著簡簡單單寫著“傳位於次子明朗。”我本有些懊惱,為什麼先帝都不提我的名字,不過珍妃娘娘的關愛很快就讓我把懊惱拋去了腦後……想著想著,猛一抬頭,已經到了太後的寢殿。

“你是說,三王爺此去可能會趁機謀反?”太後娘娘咬了一口新鮮的荔枝,把荔枝核吐到銀盤中,又抬手拿帕子擦了擦嘴角,說道。

“明月不敢妄加猜測,不過這種可能性很大。”我道。

太後娘娘起身晃悠悠的走到我身旁,仔仔細細打量了我幾圈,突然笑了。“明月啊,你費心了。這些年多虧你照顧明朗,不然明朗這年紀,皇位可怎麼坐的穩呐。”說罷一聲歎息:“唉,如果三王爺真有謀逆之心,我們母子可怎麼辦呐……明月,你可要幫幫我們啊。”說著眼裏就泛起了淚花。

我於心不忍,立馬答應:“太後您說,我該怎麼做?”

太後又用帕子擦了擦眼角,說:“明月,我本不想麻煩你。可是這身邊,除了你再沒信得過的人哪……”

“這麼多年多虧您的照顧,您就是要我上刀山下火海,我也答應——”

太後眼裏又泛起了淚花:“明月啊,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我想讓你跟著三王爺去邊關走一趟,給我看住他——”

“我明白。明月一定不會讓三王爺有可乘之機的。”

(三)

小時候先帝帶著我去狩獵場,親手教我騎馬射箭,把我當成男子培養,就這樣把我養成了四個子女裏騎射功夫最好的一個——也許是這個原因導致這二十多年都沒人敢娶我。不過我也不想嫁人,一個人挺好,可惜歲月催人老啊,過了這個年虛歲也有二十三了,已經成了皇室裏的笑話。

其實前些年太後努力給我說親事的時候,到提起過孟兆榮這個人,說是年紀輕輕就屢立戰功,一路從軍中副將升到了大將軍。我推說對舞刀弄槍的武夫不感興趣給搪塞過去了。

現在我倆騎馬走在官道上,從我這角度看去,孟兆榮倒是個英俊的青年才俊。膚色雖因常年在外行軍有些黝黑,但長相還是很不錯的。可惜了,是個奸臣——

“公主,在下臉上可是有什麼東西?”孟兆榮突然轉過頭來。

“啊,哦哦,沒什麼。我隻是在想,咱們兩個人離開大軍先走一步,是不是有這個必要。”我急忙掩飾過去。

孟兆榮一直保持他麵無表情的神態,重新轉過頭去說:“大軍行進速度緩慢,天色眼看就要黑了,我們在周圍偵查一番,尋找一個合適的紮營地是理所應當的。公主不必防著我,下官可不敢傷了公主。”

孟兆榮一眼看穿了我的心思。我撇撇嘴,再不說話。

天快黑的時候我們到了前麵的一處村莊,孟兆榮騎著馬在村子裏來來回回逛了足足三圈,才點點頭確定可以在村口紮營。

一炷香左右的時間後,大軍就到了。三王爺坐在馬車上一直沒下來,我聽見他在裏麵“咳咳”咳得厲害,軍醫說是出京城的時候感染了風寒。我心裏暗自鄙視三王爺的體弱多病,被香味吸引到篝火旁邊,盯著孟兆榮的烤肉,心裏又暗自感歎了幾聲:長得好看又會烤肉,不過可惜了,是個奸臣。

孟兆榮拿鐵鉗戳了戳火堆,拿小刀切了塊兒肉給我遞過來。我客氣的接過,本以為他會客套的問幾句諸如“公主,行軍途中可還適應?”這樣的話題,可是這人什麼話也沒說,隻顧著給火堆裏添柴,一邊翻幾下火上的肉。

我受不了這尷尬的氣氛,隻能主動打破沉默。“咳咳……那個,孟將軍。聽說三王爺生病了,你不過去瞧瞧?”

“去過了。”

“孟將軍有沒有兄弟姐妹?”

“沒有。”

如此問了兩個回合之後,我看孟兆榮完全沒有跟我聊天的意思,識趣的拍拍屁股進賬睡覺去了。

(四)

我是被闖進帳篷的幾個人驚醒的。

黑暗中看不清他們的臉,隻覺得幾個人壓住我的手臂,迅速的拿繩子捆了起來。我幾番掙紮都沒用,隻得乖乖束手就擒。

軍營裏戒備森嚴,這幾人是怎麼闖進來的?我剛想大聲呼救,一個人影掀開簾子走了進來。腦海裏電光火石間閃過許多念頭,我已經明白這是怎麼回事了。

孟兆榮點了營帳裏的油燈,旁邊的隨從給太後遞上了一顆剝去了皮的荔枝。

“明月啊,你可是怪我了?”太後咬了一口荔枝,溫柔的笑著看著我。

我低下頭沒說話。

“唉,看來是怪我了。明月啊,你別怪我心狠。你說的沒錯,三王爺的確有謀反之心——明朗隻有十四歲,對我們母子倆虎視眈眈的人多著哪,我不得不防啊。這麼多年你雖沒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可你畢竟是先帝的血脈,留著你我也不放心……”荔枝核落在銀盤裏,發出清脆的一聲響。

我索性閉緊了眼。

太後又絮絮叨叨說了許多陳年往事,末了轉向一旁的孟兆榮:“孟將軍啊,你在三王爺身邊半年有餘,給我遞了不少有用的消息。這次能裏應外合解決掉三王爺和公主這兩個心頭禍患,你功不可沒。”

孟兆榮一直麵無表情的臉上擠出一個笑容:“為皇上和太後辦事,臣萬死不辭——”

話音還沒落,就被外麵一聲通報打斷了:“稟將軍,軍營裏四下搜尋過了,沒有找到到三王爺!”

太後一瞪眼睛,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什麼?沒找到?孟將軍,這人可是你看著的,能跑到哪裏去?”

孟兆榮急忙跪下:“太後恕罪,來的路上三王爺還好好的在轎子裏,末將不知道怎麼人就突然不見了。”

我突然覺得這一幕很是好笑,不由得笑出了聲。太後轉頭看向我,又看了看孟兆榮,冷哼一聲道:“孟將軍啊,這三王爺不會是你故意放走的吧……”

“末將不敢!”

“哼。”太後抹了抹自己的頭發,向左右吩咐道:“先把這兩人都收押起來吧。孟將軍,暫時就先委屈你了,等查明事情的真相我自會定奪。”

(五)

太後命人把我和孟兆榮關在村裏一間村舍裏,派了重兵把守。自己則坐鎮在大營裏,等著搜尋三王爺的將士來報。

孟兆榮很是平靜,似是知道爭辯無用,尋了個舒適的角落開始閉目養神。

天色從漆黑逐漸變亮,當第一縷陽光透過窗子直射進來的時候,我已經保持靠在牆角裏一動不動的姿勢好幾個時辰了。

這麼多年來我都在太後身下長大,隻覺得太後對我很是寬厚,還經常賞賜我一些貴重的首飾和衣服,派人照顧我的飲食起居。我不是沒有懷疑過太後的用心,但先帝去世後我在這世上已經沒什麼親人了。

不是沒看透,是寧願揣著明白裝糊塗。維持表麵的和睦總比孤家寡人強得多。可是啊,我卻沒料到太後狠心到如此地步。

不知我那皇帝弟弟知道太後要對我趕盡殺絕嗎?小時候明朗最親我,就像我的跟屁蟲,我走到哪裏他追到哪裏。那時候我最愛去城西狩獵場練箭,明朗一向害怕這些玩意兒,遠遠地看著不敢靠近,隻能在場邊跳著腳,一直喊我“明月姐姐,明月姐姐”。一晃這麼多年過去了,皇帝也長大成人了,恐怕早已不是以前那個明朗弟弟了……我死了之後,明朗會傷心嗎?想著想著我的眼淚簡直就要落下來。

“公主……還好吧?”孟兆榮開口了。

我趕緊轉過頭去,把快要流出眼眶的眼淚又憋了回去。

“太後也不是壞人,隻是被尊貴的身份蒙蔽了眼睛,舍不得放下,怕被人奪走罷了——”

“住嘴。你知道什麼……你不過是個賣主求榮的奸臣。”我吼道。

孟兆榮直直的盯著我,說道:“公主怎麼定義‘奸臣’二字?”

我本不想理他,但心情實在是煩悶,索性說道:“之前我站在太後的立場上,你幫三王爺謀反,你就是奸臣;如今我成了階下囚,站在同樣可憐的三王爺的立場上看,你出賣三王爺對你的信任,你就是奸臣。”

孟兆榮輕歎了口氣,又搖搖頭:“若我現在真的謀反了呢?那我還是奸臣嗎?”

我又思考了片刻,回道:“那你還是奸臣。因為你膽敢謀逆,顛覆我朝正統,站在百姓的立場上,你還是奸臣。”

孟兆榮笑了。“公主想的未免太簡單了。自古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我要是謀逆事成了,三王爺登基之後我必是開國的大功臣。”隨後孟兆榮站起身子,走到離我一步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