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鹽勺、控油壺、腰圍尺、體重計、血壓計、BMI計算卡片、計步器
新聞新知
作者:李洋
限量鹽勺、控油壺、腰圍尺、體重計、血壓計……隨著人們對健康的日益關注,這些健康工具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但是,北京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CDC)近日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雖然這些工具的擁有率較高,正確使用率卻不高,亟須對老百姓進行科學指導。
今年3月,北京市CDC健康教育所在北京市16個區(縣)抽取38個街道、鄉鎮,對3297位20歲~79歲常住居民及其家庭,展開了健康測量工具擁有及使用情況抽樣調查。結果發現,目前北京市居民家庭的限量鹽勺、控油壺、腰圍尺、體重計、血壓計、血糖儀擁有率較高,其中前5種健康測量工具擁有率已超過50%。
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慢病防控中心常務副主任王臨虹教授告訴《生命時報》記者,這些健康工具是家庭應必備的、預防慢性病(包括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慢性呼吸係統疾病等)的好幫手。很多慢性病的發生與不良生活方式相關,比如高油高鹽飲食、肥胖、久坐、運動少等,這些小工具不僅使用簡便,還能在潛移默化中控製不良習慣。一般來說,限量鹽勺用於控製鹽的攝入量。2011年《中國膳食指南》建議,中國健康成年人一天食鹽(包括醬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鹽量)的攝入量不超過6克,限量鹽勺每平勺的容量一般為2克,所以每人每天不超過3平勺,吃鹽就不會超量。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人每天的標準食用油量應該是25毫升,這可以通過控油壺上的刻度來衡量。腰圍尺和體重計用於提醒市民控製體重;對於35歲以上的人來說,最好定期用血壓計監測血壓。
CDC健康教育所在調查中發現,雖然這些健康工具的在擁有率較高,但它們的使用率卻並不高:參與調查的2276戶居民家庭中,僅有25.1%的家庭會正確使用限量鹽勺;46.6%的家庭把控油壺當作普通盛油容器;37.7%的家庭會正確使用血壓計。王臨虹說,她在日常工作中也發現,很多家庭把這些工具束之高閣或不會正確使用,這會讓它們的健康效果大打折扣。
王臨虹表示,社區發放這些工具時,要詳細指導市民正確的使用方法,並反複宣傳,市民也應盡量嚴格按照正確方法使用。同時,對這些工具的可操作性,相關部門可繼續完善。她建議,除了限量鹽勺、控油壺、腰圍尺、體重計、血壓計這5種工具外,BMI計算卡片、計步器家中也應必備。BMI(身體質量指數)為自身體重和身高的比值,是目前國際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標準,計算卡片可以方便地幫人們計算出自己的BMI值;計步器能很好地計算每天行走的步數,有研究發現,使用計步器的老人更愛步行等運動,更能堅持長期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