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素材專項備考

素材活用

作者:劉德福 柯曉陽

【2014年中考作文命題預測】

綜觀2013年中考作文題,約有30%的文題與親情有關。親情,仍是中考作文命題最為熱點的主題。一個不得不關注的現象是,以“親情”為主題的文題正逐漸走向形象化,比如“撿拾幸福(2013·天津)”“真情在生活中流淌(2013·吉林長春)”,分別以“撿拾”和“流淌”二詞從動作上將試題形象化;“在春光裏奔跑(2013·湖北仙桃)”“溫暖(2013·遼寧鞍山)”,分別以“春光”和“溫暖”二詞從內心感受上將試題形象化;“遙遠的眼神(2013·江蘇蘇州)”“有一種聲音在記憶深處2013·江蘇南通”),分別從視覺與聽覺的角度將試題形象化。

由此看來,把握“親情”命題的形象化特點,認真研讀試題中形象化關鍵詞的內在含義,是寫好這類作文試題的前提。

必須清楚的是,親情的核心命意都與“溫馨”“快樂”“和諧”有關,換言之,但凡與“溫馨”“快樂”“和諧”等暖色調有關的試題大多都可寫成感人的“親情”文章。比如“穿過烏雲的陽光更絢爛(2013·廣東佛山)”一題,既可寫成挫折式成長類主題的文章,也可寫成對親情的理解類文章;“這樣多美麗(2013·江蘇泰州)”一題,同樣可轉化成親情類文章來寫。因此,2014年中考親情類試題備考需要關注以下這一類型的試題:

“我心中的太陽”

“生命中橙色的光輝”

“走過雨季是晴朗”

“一整季的溫暖”

“親情的河水靜靜地流”

“那一天,陽光真溫暖”

“春的使者”

不難看出,“太陽”“橙色”“溫暖”“親情的河水”“陽光”“春”無不是暖色調的詞語,這樣的詞語,反映的自然是濃濃親情給“我”的主觀感受。

為了將這樣的情感表現得更為真摯而熱烈,我們需要準備一些與“親情”有關的素材,以更好地美化自己的文章。

【經典素材】

文段一:

做了母親之後,十分喜歡看著兒子睡覺。他泥鰍一樣光滑的背,黝黑健康的肩膊,飽滿茁壯的腳,眉宇間不可言說的可愛神情……看著看著,我常常覺得,單是為了這麼一看,女人就不能錯過做母親的機會。

忽然又想,自己這麼小的時候,一定也是這麼在母親的目光裏熟睡的吧?然而快樂的童年又是懵懂的,在這種目光裏我一次也沒有被看醒,所以也不曾記得。對這種目光開始有感受是在漸漸長大之後,那一年大約十三四歲,正是女孩子剛剛有心事的時節,世界仿佛沾上了一層淺淡的絨毛,是柔軟的,又是可懼的;是新鮮的,又是羞澀的;是驕傲的,又是膽怯的;是敞襟兒的,又是密閉的;是吸收的,又是排斥的。是草一般紛亂地伸展著自己的枝條,然而又如花粉一樣敏感著各種各樣的風。

一天,我正在裏間午睡,還沒睡穩,聽到母親走進來,摸摸索索的,似乎在找什麼東西。過了一會兒,忽然靜了。可她分明又沒有出去。我們兩個的呼吸聲交替著,如樹葉的微歎。我莫名地覺得緊張起來,十分不自在。等了一會兒,還沒有聽到她的聲響,便睜開眼。我看見,母親站在離床一步遠的地方,正默默地看著我。

……

再也不會有人肯這麼看著我了。我知道。這是深根對小芽的目光,這是天空對白雲的目光,這是礁石對海浪的目光,這是河床對小魚的目光。——這種目光,隻屬於母親。

【運用剖析】

這個文段來自於喬葉的親情文章《小魚對河床的成全》。之所以擷取這幾段文字,除了它優美的親情文字,關鍵是想讓大家領悟一下它素材的妙用。

開頭作者入筆寫了已為人母的自己看兒子睡覺的情景,這個開頭的深意在於:一是引出後麵作者對母親看自己的回憶,使文章脈絡清晰;二是和後麵母親看自己的情節形成對比,情境感突出;三是形成了兒子、我、媽媽三代人的親情循環鏈鎖,表現出親情的細密綿長,使得文章的中心更加厚重深遠。

喬葉是寫作情感類美文的高手。在她的筆下,有對生活最原生態的最細致的描摹。開頭她用一個比喻描寫自己的兒子,“泥鰍”,小,黑,可愛,和小孩子相似,對“背、肩、胳臂、眉宇”的描寫,傳達出母親對兒子的愛憐之情。寫母親對自己的“看”,更富有生活情趣,寫母親的動作、神態、語言,細致具體,如臨其境。尤其是對母女二人呼吸的描寫,運用了一個比喻句,“樹葉的微歎”,將母女二人在看與被看之間的窘迫氛圍表達得非常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