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時期影響企業創新的科技傳播環境及創新路徑分析(2 / 3)

2 新時期我國企業創新的現狀

2.1我國企業創新存在的問題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也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主體。尤其是我國民營企業,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發展,已發展成為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因此,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必須注重發揮民營企業的生力軍作用。目前,我國民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普遍薄弱,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受製於人的現象非常明顯,這不僅成為影響企業自身發展壯大的掣肘,也成為製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

一是創新動力不足。在政策上或政策執行中還存在著所有製差別,國家的好多政策明顯偏向於國有企業,比如貸款,;低價競爭的惰性和低技術生產方式仍有很大的市場生存空間,導致企業整體創新需求不旺盛;自身創新觀念、憂患意識不強,戰略眼光缺乏,使得企業創新欲望不高。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額的比重僅為0.78%,而國外企業一般都在4%左右甚至更高;

二是創新能力不夠。尤其是大量中小民營企業正處於起步和成長階段,既缺少創新所需的資金,又缺乏創新必需的人才。據浙江省抽樣調查,高達38.9%的企業反映資金缺乏是影響企業自主創新的主要困難;

三是創新環境不佳。主要是社會化服務體係不健全,缺乏人才流動、技術交流、產權交易等高效平台;知識產權保護不力,挫傷企業創新積極性;市場秩序尚不規範。存在較為普遍的地方保護、惡性競爭和要素價格失真;

四是創新體係不全。特別是“產學研”結合不夠緊密,現有的科研體製對企業自主創新支撐不夠,高校的科研機構的科研成果往往脫離企業的實際需求,而企業創辦技術中心又受到自身能力限製,無法進行技術創新。據有關方麵調研顯示,目前我國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率僅為10%左右;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擁有技術開發機構的比例隻有25%[5]。

2.2我國企業創新麵臨的製約因素

目前,我國企業的創新活動得到了長足發展,但也麵臨著多方麵的挑戰和不利因素。阻礙企業創新的因素主要包括:一是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機製尚未形成;二是創新活動主要集中在大學和科研機構,忽視了企業;三是產學研結合的不夠緊密,比如我國75%的企業沒有自己的研究機構,每年申請專利的企業隻有1%。

我認為我國企業創新麵臨的首要問題仍然是缺乏獨立創新環境。

麵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如果要真正改善現階段企業創新的局麵,創造科研獨立性的傳播環境是關鍵。一個好的科學傳播環境,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個獨立的學術共同體,行政要淡化、要退出,要從以前的行政管理轉換為學術管理,對學術成果的評價要從行政上的評價轉換到共同價值上的評價。

3 我國企業創新路徑分析

3.1我國企業科技創新外部環境的建設

現階段我國企業的發展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下一階段政府應該立足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采取有效路徑,營造有利於企業創新的外部環境,激發企業創新發展。

一是轉變政府職能,重塑科技創新主體,建設激勵機製。加強科技創新激勵政策、稅收優惠政策、科技計劃項目扶持等政策的宣傳,讓企業感受到政府激勵企業創新發展的決心和力度,不斷提高企業創新發展意識和自覺性。實施大力支持企業創新的相關政策,對高新技術企業實行減稅及各種補貼。國家支持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的戰略,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二是積極營造有利於科技創新的文化環境。加大國家宣傳部門,營造出科學創新社會環境,為企業創新提供服務。加大電視、報紙、雜誌等多種媒介對科技創新知識的宣傳力度,讓企業能夠從各方麵提高創新意識、創新方法,使科學創新素質迅速提高,營造出科學創新社會環境,形成創新人才輩出的大好局麵,使企業擁有自主創新的資源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