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傳媒助力企業發展的作用研究
科技傳播與企業創新
作者:張青梅
摘要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科技創新也離不開科技傳媒為其提供的各種科技信息;企業的發展亦離不開科技人員,科技人員的進步同樣離不開科技傳媒。多年來的實踐與經驗證明,科技傳媒在企業科技創新中發揮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本文以山西科技傳媒旗下報紙《科學導報》服務企業創新的主要做法為例,研究總結了科技傳媒在推動企業進行科技創新和發展、提高企業員工科學素養、塑造企業品牌形象等三個方麵的作用。
關鍵詞科技傳媒;服務;企業發展;作用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107-0079-02
媒體的核心能力是信息采集、加工處理和發布,科技創新是一個企業永葆生機的源泉。在這個以“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企業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要想生存、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在企業發展、壯大的進程中,科技傳媒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
1 科技傳媒在企業科技創新和發展中的作用
對企業而言,科技傳媒所起到的傳播、溝通作用,使兩者聯係非常緊密。通常情況下,媒體的核心能力是信息采集、加工處理和發布,而企業的技術進步與科技創新,則承擔著通過科技創新,給人們帶來更加快捷和智能的新生活,兩者在現代社會生活中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兩者相互依賴,相互作用。
我國在很早的時候就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科技水平有了長足的發展,先後湧現出一大批自主研發力量強、勇於開拓創新的科技企業,在此期間,科技傳媒對科技企業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科技企業的產品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在服務於大眾的過程中有一段比較困難的市場開拓期,而我國公眾科學素養偏低,這就需要科技傳媒在科技產品與公眾之間進行溝通信息和解讀科學技術。
在大部多數時候,媒體的職責是把企業新近研發的科學技術和正在發生的有新聞價值的事件及時地進行報道,讓受眾在第一時間內了解事件的發展進程。而科技新聞不同於其他新聞,更注重科學性和專業性。
媒體把企業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受眾需求報道出來,幫助科技成果投入生產,在市場競爭中提升企業形象,有助於企業進行新的市場開拓。如:山西太重集團公司是我國裝備製造業的領軍企業,太重鐵路工業園的建設是近年來太重最大的科技創新新聞。此項目是為適應中國高速列車和城市軌道交通技術發展需要而建設的集高端裝備、高新技術、高端製造為一體的鐵路裝備工業園,是中國唯一一家自主配套生產高速列車輪軸產品的企業園區。該園區完全實現了高速列車車輪、車軸、輪對和齒輪箱集成產品的國產化,從根本上改變了高速列車輪軸產品完全依賴國外進口的曆史,滿足了高速列車、重載列車和城市軌道交通用輪軸的需要。
近年來,《科學導報》對太重集團所取得的各項科技創新成果都進行了大力宣傳及長期的服務性報道,尤其是對太重鐵路工業園的全麵而深入報道,使太重集團在全社會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加之產品質量過硬,產品訂單如雪片般飛向太重,為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太重與科學導報社更是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可見,科技傳媒對企業的科技創新和發展作用非凡。
2 科技傳媒在提高企業員工科學素養方麵的作用
自1949年建國以後,我國政府就越來越重視對於公眾科學素養的普及和提升,在這方麵做了許多有益的嚐試,也出台了多項法律、條例。如在2002年6月29日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以及不斷完善和改進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其目的就是能整體提升我國人民的科學素質,為我國的科技進步和綜合國力的提升做出貢獻。據2010年中國公民科學素養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公民科學素養水平僅3.27%,隻相當於日本、加拿大等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水平。
在影響生產力的幾大因素中,“最具有創造力的是人”。科技人才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而科技人才也需要不斷學習、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科學素養和科技水平,才能適應企業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要想提高科技人員的科學技術和水平,就離不開科技傳媒這個非常重要的平台。不論是網絡、報紙、書籍、電視,還是如手機、微信等新型媒體,都是科技人員獲取知識和能量的有效渠道,科技傳媒為科技人員的技術進步提供信息服務,科技人員又反過來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智力支持,這是個良性循環的過程,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