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戒草率行事
戴爾·卡耐基先生曾訪問過哥倫比亞大學的已故院長赫伯·郝克先生。在訪問過程中,卡耐基特別談到郝克院長的書桌是多麼整潔,因為像他這麼一個大忙人,桌上通常會堆滿許多資料或文件。
“要處理這麼多學生的問題,你一定要隨時做許多決定。”卡耐基先生說道:“但是,你看起來十分冷靜,從容,一點都不顯出焦慮的樣子。請問,你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郝克院長回答道:“我的方法是這樣的,假如我必須在某一天做某一項決定,通常我都事先收集好各種相關資料,並認定自己是‘發掘事實的人’。我並不浪費時間去設想該如何做決定,隻是盡可能去研究與問題有關的所有資料。等我研究完畢,決定便自然產生了,因為這都是根據事實而來的。聽起來十分簡單,是嗎?”
不錯,方法是十分簡單,卻常常被我們忽視了。我們的行動通常比較受情緒、成見、急躁或其他非分析性做法的影響,這都是不成熟的表現。就好像小孩子喜歡凡事“馬上去做”,或過馬路的時候沒有注意兩旁的來車,或在大太陽下跑到海邊遊玩,結果卻中了暑等等,都是沒有顧到後果,隻憑衝動便糊塗行事的幼稚表現。
13.1優秀的性格比才學更重要
優秀的性格比有才氣和博學都重要,許多人並不具備才智過人的學識,但他們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這一點往往超出常人的認識。那麼理智型性格的優點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麵呢?
13.1.1有責任心,能明辨是非
理智型性格的人責任感較強,而且明辨是非,幾乎能在所有的情況下保持清醒的頭腦。因為他們注重思考,對事物的發展始終保持理性的判斷,而且是非觀念清晰。
13.1.2處事不驚,有條不紊
因為理智型性格的人不易受感情因素幹擾,不易激動、發怒,不僅平時保持心平氣和,而且注重個人內在修養的發展,因此在變亂或大事來臨之際,最能保持一顆平常之心,一般人很難從他們的表情中看出內心的想法。東晉宰相謝安在指揮混水之戰時,一邊與人下棋,一邊不時聽取前方傳來的戰報,當時東晉隻有8萬人馬,而前秦苻堅卻號稱“百萬之眾”。此戰若敗,東晉勢必滅亡,與謝安下棋的人哪能沉得下心來,那人不時流露出焦急神色,但謝安鎮定自若,棋路不亂。終於前方傳來謝石、謝玄大敗前秦的捷報。可見,謝安的自控能力絕非一般。
13.1.3功成身退,明哲保身
理智型性格的人大都不喜歡爭名奪利,成名獲利之後,又不愛居功自傲,恃財欺人。他們深諳“謙受益,滿招損”的道理,認為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用盡,謹言慎行。理智型性格的人多是輔佐之才,即使登頂,有時也是情非得已、被推上領導者的位置上的。
不尋常的總統
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就是一例,在特定的曆史條件下,20歲的華盛頓擔任了弗吉尼亞民團指揮官,43歲榮膺大陸軍總司令,尤其是在1781年的約克敦大戰的勝利,使華盛頓一躍而成為各州擁戴的對象。有軍方人士乘機進言,敦促華盛頓登上國王寶座。要王冠,還是要民主共和,是擺在華盛頓麵前的兩個選擇,是選擇一己私利,還是選擇萬民福祉。理智的華盛頓選擇了後者。他功成身退?向大陸會議奉還總司令的職權,隨後返回鄉下的老家。主持起草美國的《獨立宣言》的傑斐遜評價說:“一個偉人的節製與美德,終於使渴盼建立的自由免於像其他革命那樣遭致扼殺。”
華盛頓歸隱數年後,1789年1月,他以無可爭議的全票當選為首任總統。麵對如此榮耀的冠冕,華盛頓絲毫也沒有表現得興高采烈,躊躇滿誌。相反,當他離開莊園去紐約赴任時竟然發出“猶如罪犯走向刑場”的感歎。他認為:“民眾的熱情是如此空前高漲,合眾國的前途又是如此變幻莫測,假使自己的嚐試失敗,勢將成為曆史的罪人。”理智的性格使他小心翼翼,每邁一步都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四年任期結束後,華盛頓打算急流勇退,誰料選民們不答應,1792年,他又以全票當選為第二任總統。美國憲法規定當選總統任期四年,準予連選連任,沒有上限。鑒於華盛頓的彪炳業績和崇高威望,世人普遍認為他會終身連任。但他選擇主動卸任,讓位於亞當斯,為政壇民主更迭樹立了良好的先例,從此連任止於兩屆(羅斯福任四屆是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特殊背景)。華盛頓可以說是理智性格達到最為完美的人物,就在彌留之際他還要求僅合乎常禮的安葬,而且僅僅要故鄉弗農山莊的一捧黃土、一座契合他淳樸風格的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