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的智慧與力量(1 / 3)

金字塔的智慧與力量

我們生活的世界真是美,對於我們的需求,是麵麵俱到。不必查證萬事方物,我們早就相信,這個世界一方麵好心好意供養我們生存;另一方麵又不時出些難題,好增長我們的智慧、激發我們的創造力、考驗我們的勇氣。

在科技、文化遂變的時代,無限的困惑及一種頹喪感,必然應運而生。

——麥克魯漢(MarshaliMcluhan)

即使當今世界問題重重,但人類天生勇於開發,強於求知,並不會遇到困難就想自殺。我們不覺得我們的危機是人類文明的垂死掙紮。這種危機可能隻是一種新文明誕生前的陣痛,一個光明未來的起始。

在中文裏,“危機”(Crisis)包括兩個字——“危”代表“危險”,“機”意味著“轉機”。

——約翰·肯尼迪(John.F.Kennedy)

人們對未來愈來愈來愈感興趣,因為世事瞬息萬變。不到五十年的光景,全球人口不但增加了一倍,找們也曆經了原子時代、太空時代、電腦時代和機器人時代,雖然何種科技時代最具代表性,大家意見分歧,可是十分明確地,求新求變的風潮正橫掃全球。

盡管當前有些問題,我們從未經曆,但我們終究了解,所有事情部互有關聯。我們的每一次行動都是為了向前進、向外拓展,但每一次想要解決問題時,似乎又衍生出新的問題。

為什麼饑謹的國家還輸出糧食給飽受經濟蕭條之苦的富裕國家?為什麼反暴政的革命,本身是如此地殘暴?為什麼在創造力充沛的美國,生產力反而不斷下降?換句話說,為什麼事情的發展往往踉常理背道而馳?

熟悉的事常在生活中隱藏;鼻尖前的東西,總是最後才看到。

——巴瑞特(wllianBarrett)想要知道這些問題的管案,可以試著深究人類組織的金字塔結構。因為,我們從這些結構中,看到了煩擾世事的縮影。

人不試著描述、解釋宇宙,就活不下去。

——柏林爵士(sirlsaiahBerln)

研究人類組織,有助我們了解自己生存的世界。我們愈了解世事的來龍去脈,參與其中也就愈有勁。我們對世事愈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也就愈感到疏離。所以要是這個世界一團混亂,令人摸不著邊際,就需要新的詮釋方法,來重新理解這些互無關聯的事務。

我們不知道從哪兒著手,或如何分析今天的世界。不論是古老的智慧或是任何科學傳統也都沒教過我們。科學傳統隻告訴我們其他人的所作所為,及他們將會到達的境地。

——波普爾爵士(SirKarlPopper)

在前作《俾得定理》(ThePeterPrinciple)中,我們說明了個人在組織層級如何愈高升反變得愈無能。我們叫這個概念為“原理”(Primciple)而不是“法則”(law),因為這個概念不是舉世皆然,一成不變,也並非在所難免。這個原則所描述的隻是一個人從勝任愉快的職位一直攀升到能力不足應付的高級主管的趨勢。很不幸的,這個高層主管常常就成了地或她的終身職位,而在高位者能力不足,不但共事者相處起來傷神,也降低了公司的效率。爬到最高的領導地位還可能帶給公司大災小禍不斷。這個定理並不排除一些令人歡喜的可能,像是一個好老師拒絕升至行政部門,一個成功的推銷員不想當上銷售經理,或是一個優秀的市長無心當省長,甚至總統。還有一些人則幹脆遠離價層組織之處;另有些人則總是欣喜於個人的成就感,而不為汲汲名位的爭奪所惑。

一個人的天花板是另一個人的地板。

——列文(Davidlevine)

“俾得定理”的貢獻可從三方麵來談。首先,這個原理解釋了為什麼總是有這麼多事情出錯,這麼多人這般無能;第二,這個原理點出無止盡的野心和一味的擴權可能造成不良後果,並刺激公司在管理上重新檢視晉升製度;第三,最重要的是,這個原理對我們自己、對人類的處境,和我們的處世之道,提供了一個嘲諷的觀點。

在別人嘲笑自己之前,先自嘲一番。

——麥克斯韋爾(ElsaMaxwell)

“俾得定理”主要適用於個人,“俾得金字塔”則針對體製來設想。“俾得金字塔”顯示出,整個體製如何變得大而無當,這種負麵效果又要如何避免。

人生其實像是一罐沙丁魚,我們都在找尋天空。

——巴內特(AlanBennett)

想要了解“俾得金字塔”的重要,我們首先得了解傳統的或底座在下的金字塔,以及幾世紀來金字塔力量影響人類行為的迷思與真象。這樣做是基於以下兩個原因:(一)常常我們以為自己在由下往上造金字塔,其實是反其道而行之。(二)“俾得金字塔”在看似健全的公司結構中建造起來,但一旦建成,就使這個原本健全的結構變得一無是處。

未來我們必須變得非常聰明,才不會被過去的聰明所限製。

——歐立芬尼爵士(SirMarkOLiphani)

完美的原型

遠古七大奇觀中——埃及的金字塔、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奧林匹亞的宙斯塑像、以弗所的阿耳特彌斯神殿、哈利卡納蘇的摩索拉斯陵墓、羅滋巨像和亞曆山卓城的燈塔——其中以金字塔最為古老,它可溯自公元前二六八六至二一六○年,也是七大奇觀中碩果僅存至今的。光憑這點就值得我們深究金字塔如何形成,又如何屹立至今。

●詞彙解釋

埃及:如果摩西當年是個官僚的話。以色列人仍將在此的地方。

金字塔:頂端不見得有空間的證明。

全字塔專家:(1)一個距離埃及遙遠而創造力、想像力皆充沛的人,(2)一個從未捉住重點的人。

埃及金字塔的曆史,謎雲重重,很多理論都試著解釋金字塔的意義。金字塔隻是一座精致的墳墓嗎?金字塔是同被遺忘已久的建築工程天才所建造的嗎?是公共建設嗎?是存放以幾何形式寫成的啟示錄的地方嗎?根據我們研究的結果,得到了以下的答案。

不朽的墳墓

古埃及時代,人們相信人死後靈魂仍然存在,所以屍首必須好好保存。早期的法老王還在世時,就開始全力為自己的後事做準備個早期皇家的墳墓是建於山內的墓穴,而非地麵上的獨立建築。通往穴窖的隧道都遭封鎖,以防止外人侵入。土坦克哈曼國王(KimgTutandhamen)的墓建於公元前四世紀,但直到公元一九二二年才被發現,就是山穴墓建造成功的證明。

曆代法老王都希望自己的葬身之處能超越前人,所以建造風格特殊,專門定製的山墓或金字塔,就蔚為王室風潮。然而金字塔在墓穴的功能上,其實是純失敗的。因為它的目標明確,一望無遺,盜起墓來極其容易。不論是法老王的木乃伊,還是法老王陪葬的寶藏,在金字塔內總是保存不久就被偷了。這座堪稱地位象征的雄偉建築,在功能效用上卻是一敗塗地、金字塔留下的隻是一座保存回憶的紀念堂罷了。

我們在裏頭不會陷入死胡同。

——古埃及人視察金字塔的感言

工程奇績

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之前,已經有政府的官僚體係、稅收製度、象形文字和機器,但沒有任何技術上的突破,可以解釋為什麼建造金字塔突然蔚為風尚。石灰岩塊早就切好、磨光,準備另做他途;采石的過程,以及拉曳巨大石塊到建築地點的工程,是靠著大量人力來完成、而不是有了什麼新發現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