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潯國乾坤殿上,一片沉默,高位之上,一席黃袍,胸前那以著金絲勾勒出來的九爪金龍虎虎生威般的,那烏黑的發絲緊緊的窟在皇冠之中,兩鬢早已經參雜了絲絲的白發,兩條長長的臥蟬眉毛下,那雙犀利的眼眸此時眼眶早已有些黑青,看來今日休息應該不好,他那眼神早已有些混濁,唇瓣微抿著,顯得十分的刻板。
斐洵掃射了那一眾大臣,各自都默默的噤聲不語,低著頭不敢於他直視,他把目光最終定格在了那位落右側首位的斐燁身上,沉聲問道,“璃王,你說說該如何?”
斐燁上前一步,剛玉的麵容此時已經變得比以往更加沉穩,他拱手來,沉聲道,“微臣覺得,現在埠城百姓正生靈塗炭,不應再發起戰爭。本身我國現在資金匱乏,加上近幾年來農收不好,賑災已經譴去大批財款,物資不足,恐怕也戰不得。”
斐洵暗自點頭,這就是他所考慮的問題,他問道,“那依你看,可是要如何應對才好?”
“微臣覺得,和拓跋族商議,以著牧商為主,兩國結為友好。避免戰亂,而埠城,便以割城池為讓,以示我大國之風範!”斐燁的考慮點在於百姓,也在於兩國的物資。
前幾次的戰亂,北潯國早就已經空無一乏的力度,而且資金匱乏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一時之間,拿不出糧草供應,戰亂一起,豈不是得不償失。而且,拓跋族能夠在餘力之間,一下子就奪下了埠城和連城,和背後的南邑國餘孽出現,必然也是相關聯的。考慮到這裏的,才不應該發動站亂。
斐燁不提,是因為怕有人拿南邑國餘孽逃脫之事來大做文章。之前他們在北潯國偷襲斐洵,成功逃脫,甚至讓北潯國折損了近百名守衛,如此一來,倒是顯得北潯國的紕漏了。畢竟,南邑國八年前一戰,都以為被殲滅了,現如今,卻又冒出南邑國餘孽來,那八年前的血風戰雨的,恐怕又要掀起了。
斐燁的話音一落,眾多大臣便都紛紛做不住了,他們都在議論紛紛。顯然,斐燁的提議在他們看來,過於保守,甚至還有點畏懼之意,一向來以大國之稱的大臣們,自然是不喜了。更遑論,是那些和斐燁敵對的臣子了。
李丞相首先站出來,老臉上十分嚴肅,他拱手道,“皇上,微臣覺得,璃王殿下的方法不可用!我國乃是大國,要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對著拓跋族的人遷就退讓的,豈不是讓那些蠻徒以為我們好欺負才是?這豈不是丟盡了臉麵,又怎麼論大國風範呢?”
斐洵早就知曉他們其中的暗地裏在對著幹,也是為了平衡彼此間的勢力,他這個皇位才能久遠的看著他們爭鬥,他問道,“那依李丞相來看,可是要如此作為才是?”
“微臣提議,和西涼一戰,振我大國之雄風!驅逐蠻徒,奪回埠城!”李丞相厲聲話下,眼底帶著的精光閃發著幽然的光芒。隻要斐洵同意他的提議,他便讓斐燁前去對戰。這一戰,沒有糧草,兵馬又有所損失,斐燁戰死也是必需的!就算不是必需,他們也可以策劃必需的,就像當初,如何把斐玄給戰死沙場的一樣。
李丞相話語一落,周圍的人都紛紛附和著,一字一句裏都圍繞著要振我國的雄風,看似沒有絲毫的偏拖,隻想要保護北潯國大國風範一般的,實際上裏頭的彎彎道道,倒也是蠻讓人深思的。
斐燁唇角勾起一抹譏諷的弧度,他轉身朝著李丞相譏笑一聲,問道,“李丞相如此主戰的,那麼糧草可該如何解決?駐守的兵馬此時如何能一時之間來到埠城?僅僅憑著十五萬人馬,怎麼和西涼國五十萬人馬對戰?李丞相,你如此煽動戰爭的,莫不是要置十五萬將士的性命為虛無?可莫是寒了將士的心了!”
在場的武將都紛紛怒火起來了。他們也是從一個簡單的士兵坐上有頭銜的位子,自然知道戰亂時候該是如何的慘亂,也知道人力對戰不足,糧草不足,最後的結果預想而知的。他們自然是不會吧將士的性命給置之身外的。此時,武將一個個上前,紛紛勸解著斐洵不可主戰。
“皇上,璃王殿下說得有禮,此次不可戰啊!”“皇上,這一戰恐怕會導致大亂,到時候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啊!”“皇上,將士們雖然一心報複國家,可是也不可隨意罔顧性命啊!皇上,請您三思啊!”“皇上,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