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快樂的心態(1)(1 / 3)

人活著,如果整天擔心這個,憂慮那個,豈不是活得太痛苦了嗎?這種人無異是身懸一塊招牌:“此處專賣憂傷。”這樣,身體怎麼會健康呢?大好時光,不要讓憂愁占據了,當晨曦來臨,就應當脫下睡衣,迅速起來,然後告訴自己:“這是快樂的一天,我要好好地幹。”接著精神抖擻地出門,出去後,無論遇到長輩還是晚輩,有地位的或是沒地位的,都很高興地向他們打招呼,說聲“早上好!”

想得越遠煩惱越多

煩惱由心生,也由心滅。

有一個製造各式各樣成衣的商人,在經濟不景氣的波及下生意大受影響,因此他整天心情鬱悶,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覺。

妻子見他愁眉不展的樣子十分不舍,就建議他去找心理醫生看看,於是他前往醫院去看心理醫生。

醫生見他雙眼布滿血絲,便問他:“怎麼了,是不是受失眠所苦?”成衣商人說:“可不是嗎!”心理醫生開導他說:“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你回去後如果睡不著就數數綿羊吧!”成衣商人道謝後離去了。

過了一個星期,他又來找心理醫生。他雙眼又紅又腫,精神更加不振了,心理醫生複診時非常吃驚地說:“你是照我的話去做的嗎?”成衣商人委屈地回答說:“當然是呀!還數到三萬多頭呢!”心理醫生又問:“數了這麼多,難道還沒有一點睡意?”成衣商人答:“本來是困極了,但一想到三萬多頭綿羊有多少毛呀,不剪豈不可惜。”心理醫生於是說:“那剪完不就可以睡了?”成衣商人歎了口氣說:“但頭疼的問題來了,這三萬頭羊毛所製成的毛衣,現在要去哪兒找買主呀!一想到這兒,我就睡不著了!”

做人做事,想得長遠一點不失為一件好事。但有些事想得太遠,就成了無休無止的壓力,煩惱自然也就跟隨而來。不要掛念太多不該掛念的事,不要把有些事想得太遠,這樣才能心靜,才能快樂。

“不知”是福

因為你知道,所以才痛苦。

有一位老人患病,住進了醫院,當時病情很嚴重,必須給心髒開刀。

開過刀,很多人非常關心地問他:“傷口痛不痛?”

“不痛,一點都不痛!”

“隨便割破一小塊皮都很痛,胸部上劃開了五十幾公分的傷口,割斷了靜脈,又鋸開了胸腔骨……這一切,難道真的不痛嗎?”

“因為,痛的時候我不知道啊!尤其我一生最怕插管子之類的東西,在恢複室24小時,總共插了七八根管子,但等我知道的時候,管子已經拿掉了!”

老人接著說,醫師為我“開心”那一段時間,對我來說,是個全然的“不知”。人間許多事情,在你“不知”的時候,便沒有所謂的“痛苦”。

一個患了腫瘤疾病的病人,被推入手術室。

當醫生們把她放在手術台上麻醉後,天呀,發現她的腫瘤不見了,所以沒有給她動手術。但當她清醒後,那個腫瘤又回來了。醫生們這時才發現,因為她的想像力豐富而且她一直和一位真正患有腫瘤的親戚住在一起,因此她便幻想自己也長了腫瘤。

醫生們再度把她放在手術台上,施以麻醉,並在她腹部中央綁上繃帶。當她蘇醒後,醫生告訴她已經對她做了一次成功的手術,但她必須繼續綁幾天繃帶。她相信醫生們的話,最後當繃帶拿下來時,那個腫瘤並未出現,而事實上她並未動過任何手術。她隻是從潛意識中除去了她患有腫瘤的想法,所以,她就又恢複正常了。

如果一開始就不知道某些事,人就不會有那麼多煩惱。很多人痛苦,往往是因為知道了不該知道的事。生活中,你要知道該知道什麼,不該知道什麼。不該知道的就不要去了解,這才是福。

“有錢,那是你的事”

被尊重的程度與金錢的多少往往成反比。

有位富翁十分有錢,但卻得不到旁人的尊重,為此苦惱不已,每日尋思如何才能得到眾人的敬仰。

某日在街上散步時,他看到街邊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心想機會來了,便在乞丐的破碗中丟下一枚亮晶晶的金幣。

誰知乞丐頭也不抬地仍是忙著捉虱子,富翁不由生氣:“你眼睛瞎了?沒看到我給你的是金幣嗎?”

乞丐仍是不看他一眼,答道:“給不給是你的事,不高興可以拿回去。”

富翁大怒,義氣用事起來,又丟了十個金幣在乞丐的碗中,心想他這次一定會趴著向自己道謝。卻不料乞丐仍是不理不睬。

富翁幾乎要跳了起來:“我給你十個金幣,你看清楚,我是有錢人,好歹你也尊重我一下,道個謝你都不會。”

乞丐懶洋洋地回答:“有錢是你的事,尊不尊重你則是我的事,這是強求不來的。”

富翁急了:“那麼,我將我財產的一半送給你,能不能請你尊重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