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尼漢斯集團主動承擔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我們將會繼續推進環境保護及環境治理。努力為人類做出自己的貢獻……”
約書亞·史密斯午休時,饒有興趣地看著林克在nwtv新聞中侃侃而談。看到這裏,他關電視的靜音,然後撥通了一個電話:“肯特,看了今天的nwtv新聞了嗎?”
“剛看過。”如今nwtv新聞,已經成為不少人喜歡看的節目。這個新聞報道的事看似不嚴肅,但實際上所有的評論都很客觀,而且報道的角度也與眾不同。肯特他們這樣的人,經常也會在中午看看,至於其他新聞,通常會在早晨或者晚上看。“你是想說林克·漢斯?”
約書亞·史密斯笑著說:“你不覺得他這個動作挺有趣嗎?”
“我想這不是你想說的吧!”肯特當然不會認為約書亞·史密斯給自己打電話是為了給林克·漢斯這麼一句評論。“難道你覺得他這個行動對他的計劃有什麼幫助?”
“難道你覺得沒有?”
肯特想了一下,說:“你是想說他正在積極轉變。”
“我是想說他的思維正在轉變,或者說,我覺得他的野心正在增長。但是我並不覺得他已經到那個地步。但如果不是他自己覺得自己到了該行動,我不認為他會主動出席這樣的儀式。”
“所以你是覺得他已經很有把握?”
肯特和約書亞·史密斯合作二十多年,雙方已經非常默契。約書亞·史密斯說這話的意思,他一下就聽出了是想表達什麼。
不過肯特回想一下,林克·漢斯確實極少在新聞上露麵。
商人在新聞上露麵,如果不是能為自己帶來好處的話,通常都是相當抗拒的。個別喜歡出風頭的除外。而林克·漢斯明顯不是那例外之中的人。
林克·漢斯也曾主動出現過媒體上,但通常都是為了反擊其他人。除此之外,肯特隻記得林克隻在幾次宣傳自己或者自己的計劃在媒體上出現過。
由此可見,林克·漢斯不是那種願意出風頭的人。肯特也不覺得這次一個小小的汙水處理廠的試運營儀式,值得林克·漢斯親自出麵。他覺得林克出麵,應當是為了傳達一個意思:“貝尼漢斯集團是願意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而不是隻是為了賺錢。”
作為一個企業平常當然也需要樹立宣傳這樣的證明形象。問題是,這個項目對林克·漢斯意義不大。肯特覺得林克是在向公眾樹立一個形象:貝尼漢斯集團不僅在做,而且很重視。
這是具主動性很強的意識灌輸。
而約書亞·史密斯的意思是,貝尼漢斯集團可能正在為向前跨過一個門檻在做準備。而貝尼漢斯集團目前已經是一個在美國農業行業中分量相當重的企業。繼續向前突破的目標是什麼?
是美國農業行業的巨頭。約書亞·史密斯是那麼認為的。
史密斯認為林克是要讓貝尼漢斯集團成為一個被美國公眾認可的行業巨頭,而且這是主動的搶步,而不是水到渠成的轉變。
那說明林克·漢斯認為貝尼漢斯集團已經做好了所有的準備,而且那些外人都是不知道的。
肯特沉默了好一會,說:“約書亞,或許我們應當先試探一下他的目的。也許他有我們都想不到的底牌。”
約書亞·史密斯笑著說:“我也是那麼認為的。所以,你現在對他的項目有什麼新的看法?”
“如果。”肯特沉吟了一會才繼續說。“我是說如果,他真的走到了那一步。我們和他是合作還是依附?”
約書亞·史密斯不答反問:“那你覺得我們是應該和他對抗還是合作?”
“對抗,隻會讓我們的競爭對手看好戲。”
約書亞·史密斯笑著說:“你說的沒錯,所以我們或許應當和他們主動合作。或許,我們能借著他的勢也跟著跨過一個台階。隻有那樣,我們日後才有和他合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