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都趕緊把王山按在座位上,自己灰溜溜跑回自己座位上,曆史老師拿著曆史書推門進來了,王山看了眼曆史老師,是一個四五十歲的老頭子,帶著個眼睛,穿著挺簡單,一個條紋T恤衫,一條西褲,一雙皮鞋。
“起立…”
一聲爆響,炸在了王山耳邊,王山趕緊站起來隨著一起喊老師好,坐下之後王山看著關琳琳問了句“哎呀,沒看出來,你還是班長啊?學習咋樣啊?”
關琳琳沒搭理王山,曆史老師卻看見關琳琳的一臉不耐煩,又看見王山淺淺的樣子便指了指王山“這位同學,請你回答我一個問題,刻舟求劍,都有誰?他們為什麼這麼做?”
王山被問的一愣,曆史老師邪邪的一笑,王山知道這是在為難自己,這跟曆史有毛線關係,便解釋道“刻舟求劍,比喻辦事刻板,拘泥而不知變通。是《呂氏春秋·察今》呂不韋記述的一則寓言,說有個楚國人,坐船渡河時不慎把劍掉入河中,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記號,說:“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一會到岸的時候我就在這跳下去找劍。”當船停下時,他沿著記號跳入河中找劍,遍尋不獲。該寓言勸勉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變,若不知改革,就無法治國,後指不會靈活變通之意。”
“這個故事啟示是,你想要刻個記號便於打撈寶劍,原本並無錯,可是把記號刻在了移動的船上,那豈不等於沒有記號嗎?這個故事對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規、看不到事物發展變化的人是一個絕妙的諷刺。故事告訴我們:辦事不能隻憑主觀願望,不能想當然,要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而靈活處理。
”
“怎麼樣?我解釋的夠全麵嗎?”
王山最後問了句,曆史老師皺著眉頭,他不相信這個不著四六的小子能答得出,可王山又給曆史老師出了一道難題,王山看著曆史老師說道“你給我解釋一下圖謀不軌是什麼意思?不知道老師能不能解釋的明白!”
曆史老師笑了笑,把書本放在了講台上,用手指了指王山“你叫什麼名字?好,以後你就是我的課代表了,不錯有前途。”
王山坐了下來,關琳琳寫了個紙條推給了王山:你還懂曆史?沒看出來,以為你會被這老頭弄的很慘,還得我給你收場。
王山看著紙條在下麵寫了三個字:高材生。
關琳琳看著王山一臉不信,心裏想著,就你還高材生,小流氓吧!
一節課混了過去,王山趴在桌子上攔著關琳琳出去,關琳琳正和王山較勁,突然後麵飛來一本書啪的一聲砸在了王山頭上,方文都在後麵看的個清楚,周天龍幹的,班裏的刺頭,一心想當這個班的老大,一心想要泡關琳琳,無奈有方文都這個絆腳石一直施展不開。
方文都知道王山的脾氣,大叫一聲“山哥,別,別鬧,這是學校……”
王山一開始堵著關琳琳不讓她走,就是想著到是誰把紙團扔給自己還放狠話,不敢露麵的小子,這下全看清了。
王山站起身子一扯凳子,嗖的一聲就朝周天龍砸了過去,凳子飛過,周天龍剁掉,愣在原地,他沒想到這個剛來的這麼猛,王山罵了一句“臥槽,我今天弄死你,蚊子,給猛哥打電話,讓帶點人過來。”
方文都掏出了電話,看了看王山,又看了看周天龍,說道“姓周的,她媽的你傻還是我傻,叫山哥,不叫你今天你就廢了。”
王山露出殺神般的笑容,這笑容,方文都看見他和張猛打架時露過一次,要不是張猛倒地不行了,估計王山都能把張猛弄死,方文都趕緊跑過去抱住王山,嘴裏急忙念叨“山哥,親哥,你可剛好點,咱別鬧了成嗎,美地給你躲了,你真相被追殺一輩子啊?”
王山指了指周天龍“小子,你給我記著,在跟我炸刺,不服咱就幹,幹服了算。”
“王山,你鬧什麼鬧?跟我來一趟。”
柔美的聲音,頓時所有人都靜止了,沒錯是趙佳瑜,王山的班主任,大胸姐,大濕胸。
王山知道肯定有人背後搗鬼了,不然老師不會來,說不定就是周天龍的小弟幹的,王山走到門口回頭看了眼方文都“蚊子,把我凳子給我弄好,我一會就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