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座樓建造的很奇怪,四麵樓體圍砌作一個方形,正中留出一道仿佛深井般的空間,樓體交界處略略延長,留出了一部分無用的鋼筋混凝土結構。
建築設計出身的曾逸凡知道,這是早期建築中的一個承重設計,為的是均衡整座樓的自重,由於那個時代在高樓建造上技術與材料都不成熟,因此必須采用這樣的設計。隻是如此一來,樓體圍砌的中空部分便大大浪費了空間,同時也造成了內圍單元的暗室效應,大多居住在內圍的住戶都會有間“小黑屋”。
不但如此,大樓的“井”裏日積月累地丟棄著不少的廢物和垃圾,雖然會有些好心人時常清理,但這也隻是杯水車薪而已。因此,一到三樓的住戶全部都將靠“井”的窗戶封死,索性來了個“眼不見為淨”。
建築構造上來說,這屬於技術落後,設計施工不合理。可好歹也算是個安身之所,對於那些囊中羞澀,購買不起再好些房子的人們而言,也隻能暫居在此。畢竟人的適應能力是非常,如果等到了市政動遷,興許還能改善到更好的房子。
但從風水堪輿角度而言,即便是露宿街頭也好過待在這裏,因為這三座井字樓根本就不應該是活人待的地方。
唐毅之所以能夠找到這三座井字樓,完全靠的是聞風辨識的能力。靈敏的嗅覺告訴他,這裏的氣脈格局非同一般,如此龐大的陰霾煞氣出現在人們聚居的樓宇間,其中必定有所古怪。循著氣息他找到了“戴孝狗”和“奔喪貓”,並發現其數量的可觀,由此判斷出井字樓的格局是有人故意設計的。
其實,單從外表格局來看,這三座井字樓屬於“陽宅陰局”,即是將墓穴葬地的格局轉用到了人們的正常居所上。
假如在一座墓室內看到類似的布局,這應該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局勢,古代風水學說認為,“屍屬陰,得陰霾之氣而滋生,上得鬥煞星華之光,中居六儀彙陰之澤,下通冥河地脈之氣,其身自養,乘生氣而自萌。”也即是說,埋葬在這種格局下的屍身可以充分享受到葬地間的氣脈,以陰氣滋養,傳承後世福澤。
可那是給屍體用的格局,放到活人身上,豈不是弄得人不人鬼不鬼了嗎?
古時的風水堪輿界存在著這麼一批人,他們認為風水的奧妙變化是可以不徇常理而為的,越是凶險的格局其本身也具備著極大的改造功能。這種理論依據有點類似中醫藥理上所謂的“以毒攻毒”,當麵遇到某些險惡棘手的事件時,通常便采用更為險惡的格局去對衝應付,以期達到“負負得正”的效果。
“陽宅陰局”便是這些人的“傑作”,若事主自身運勢不濟,生辰命格凶險,亦或是所處區域極為不利但又無力搬離該地,他們便會依此方法布設。
首先將陽宅的三處封閉,唯獨留下一麵背陽的方位開設門窗,窗框離地三尺,窗格為六,稱為“六儀彙陰”,目的是將區域內的陰氣導入陽宅。
接著在屋內陰煞位掘一口深井,有沒有水無所謂,關鍵是用以接通陰煞位的地氣,井內投入活殺的黑狗黑貓各一隻,並以青石鋪蓋,稱為“冥井”。
最後,在屋頂的鬥煞位開一天窗,使得北鬥星光的走向剛好與“冥井”相接,對應屋子的六格窗走向,讓這三處氣息彙聚在同一點上,並依據這個方位將屋子主人的床位擺設在此。風水堪輿的星鬥學說中,北鬥七星自身具備一定的煞氣,而窗向北鬥便是“鬥煞入宮”。
這種做法在一定時間內的確能起到相當的作用,但正如中醫藥理上另一句名言所說的那樣——“治標不治本”。
對於那些特殊情況下的事主而言,陽宅陰局所聚集的陰霾之氣可以衝去他們身上不利的氣息,以此達到平衡。
但人畢竟不能與生生不息的自然力量相提並論。在抵消了不利氣息的同時,大量滋生的陰霾之氣對人體開始產生作用。久而久之,這些陰霾之氣將人體內的陽氣逼出,從而導致人們頻頻產生病痛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