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缺水,熱火朝天淘金的人們更缺水喝,於是他紅紅火火做起了賣水的生意,後來,參與到這個行業的人越來越多。終於有一天,在他旁邊賣水的一個壯漢對他發出通牒:“小個子,以後你別來賣水了,從明天早上開始,這兒賣水的地盤歸我了。”他以為對方開玩笑,第二天又來賣水時卻被暴打,連水車也被別人拆了。
於是他開始調整自己注意的焦點,他發現來西部淘金的人衣服極易磨破,同時又發現西部到處都有廢棄的帳蓬,於是他又有了一個絕妙的好主意——把那些廢棄的帳篷收集起來,洗幹淨,做成衣服。就這樣,他做出了世界上第一條牛仔褲!從此,他一發不可收拾,最終成為舉世聞名的“牛仔大王”。
兩則故事的相似之處在於主人翁能夠創新自己的思維方式,轉變原有的思想觀念,調整自己的思路,重新尋找商機,身處絕境而逢生。條條大路通羅馬,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雖然很多時候,客觀的環境和事實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有些路是很險惡或者根本走不通的,此時,為什麼不換一種思維,換一種方式呢?為什麼偏要走一條難走的路呢?所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智者眼裏,困境往往意味著一個潛在的機遇。路本來是沒有的,你若肯去開拓,哪裏都好走,哪裏都走得通。
走錯了路,要及時回頭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說從前,一隻老鼠鑽到牛角尖裏去了。它跑不出來,卻還拚命往裏鑽。牛角對它說:“朋友,請退出來,你越往裏鑽,路越狹窄。”老鼠生氣地說:“哼!我是百折不回的英雄,隻有前進,決不後退的!”“可是你的路走錯了啊!”“謝謝你。”老鼠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我一生從來就是鑽洞過日子的,怎麼會錯呢?”不久,這位“英雄”便活活悶死在牛角尖裏了。老鼠若肯聽牛角的話,退一步便是海闊天空,可它卻自認為金光大道就在眼前,結果活活悶死。
在現實生活中,第一步走錯,很可能就會步步走錯。沿著錯誤的人生道路一步一步走下去,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最後都難免走入死局。有的人明明知道自己錯了,還是不肯退步,直至頭撞南牆,頭破血流。何苦非要鑽那牛角尖呢?放下屠刀尚能立地成佛,任何事情都有回頭的餘地。知道走錯了,趕緊回頭,重新來過,哪怕已經付出了成本,也總比輸掉所有都好。而那些就算知道錯誤還是一條道走到黑的人,是最不應該的。他們不懂,有時退卻才是前進。
李寧,中國體操隊享有盛譽的人,在一次奧運會上失手了。以李寧的天賦、經驗,要重整旗鼓,再創輝煌是完全可能的,但是要奮鬥四年,對一個運動員來說,這是一次漫長的征程。他沒有走別人的成功模式——更加努力奮鬥,知難而進,等待下一個輪回,而是退而轉身開辟另一條蹊徑,到商海裏去搏擊。由於他以退為進,從一個體育驕子一躍而成為商業奇才。現在李寧的公司成了躋身世界前列的名牌服裝公司。他在一個全新的領域找到了更大、更持久、更適合自己的位置。
人生的道路難免艱辛與坎坷,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總會有許許多多的困難,有些阻礙甚至無法超越,知難而進未必真能進,最多碰個頭破血流而已。要是換一種思維去分析、看待問題,或許會有不同的結果。知難而退是一種放棄,但明知前方是死路,偏偏還要固執地走下去,這就是愚蠢。如果在這時選擇了放棄,那就是一種智慧。放棄了,就會有更多的路等待著你,也就意味著有更多的希望。學會放棄,學會鬆手,學會知難而退,學會在恰當的時機轉身。如此,便是智慧處世,便能少了很多負累,多出很多瀟灑。
《南轅北轍》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有個魏國人要到楚國去,他帶上很多的盤纏,雇了上好的車,駕上駿馬,請了駕車技術精湛的車夫,就上路了。楚國在魏國的南麵,可這個人不問青紅皂白讓駕車人趕著馬車一直向北走。路上有人問他的車是要往哪兒去,他大聲回答說:“去楚國!”路人告訴他說:“到楚國去應往南方走,你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對。”那人滿不在乎地說:“沒關係,我的馬快著呢!”路人替他著急,拉住他的馬,阻止他說:“方向錯了,你的馬再快,也到不了楚國呀!”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說:“不打緊,我帶的路費多著呢!”路人極力勸阻他說:“雖說你路費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個方向,你路費多也隻能白花呀!”那個一心隻想著要到楚國去的人有些不耐煩地說:“這有什麼難的,我的車夫趕車的本領高著呢!”路人無奈,隻好鬆開了拉住車把子的手,眼睜睜看著那個盲目上路的魏國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