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下人脈這棵“大樹”
關於人脈的提法僅僅是最近幾年的事情,所以,也沒有一個公共認可和標準的答案。不過,擅長“為人處世”之道的中國人,看到這個詞,自然心領神會。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理解:
一、人脈如同血脈
眾所周知,四通八達、錯綜複雜的血脈網絡,是人的生命賴以存在的基礎。血脈即經脈。簡稱脈。血液運行之通道。《靈樞·九針論》:“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脈也。”《靈樞·平人絕穀》:“血脈和利,精神乃居。”《活人書》卷三:“血脈者,營養百骸,滋潤五髒者也。”
心血管係統是一個完整的封閉的循環管道,它以心髒為中心通過血管與全身各器官、組織相連,血液在其中循環流動。血脈是運輸血液的管道,包括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動脈自心髒發出,經反複分支,血管口徑逐步變小,數目逐漸增多,最後分布到全身各部組織內,成為毛細血管。毛細血管呈網狀,血液與組織間的物質交換就在此進行。毛細血管逐漸彙合成為靜脈,小靜脈彙合成大靜脈,最後返回心髒,完成血液循環。血脈係統運行不暢,輕者供血不足,頭昏腦漲,四肢乏力,重者血脈淤塞,血液循環中斷,危機人的生命。
在人們追求事業成功和幸福快樂的生活過程中,同樣也存在一個類似血脈的係統,我們稱它為人脈。如果說血脈是人的生理生命支持係統的話,那麼人脈則是人的社會生命支持係統。常言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一人成木,二人成林,三人成森林”,都是說,要想做成大事,必定要有做成大事的人脈網絡和人脈支持係統。我們的祖先創造了“人”這個字,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是對人類最傑出的貢獻。一撇一捺兩個獨立的個體,相互支撐、相互依存、相互幫助,構成了一個大寫的“人”,“人”的象形構成完美地詮釋了人的生命的意義所在。
二、人脈如同樹脈
一棵小樹苗要想長成參天大樹,成為棟梁之材,必須要有粗壯厚實的根脈供給大地的營養,必須要有充足豐富的枝脈和纖細縱橫的葉脈供給自然的空氣、陽光和雨露。沒有葉、沒有枝、沒有根,也就沒有樹。根脈、枝脈、葉脈的死亡最終導致了樹的死亡。而棟梁之才的形成必須要有根深葉茂的支撐環境。
三、人脈是一種資源和資本
你在公司工作最大的收獲不隻是你賺了多少錢,積累了多少經驗,而更重要的是你認識了多少人,結識了多少朋友,積累了多少人脈資源。這種人脈資源不僅對你在公司工作時有用,即使你以後離開了這個公司,還會發生作用,成為你創業的重大資產。擁有它之後,你知道你在創業過程中一旦遇到什麼困難,你該打電話給誰。假設你是個業務經理,那麼,你的最大收獲就不隻是工資、提成以及職務的升遷,更重要的是你積累起來的人脈資源。它是你終身受用的無形資產和潛在財富!
辭典裏對於人脈的解釋為“經由人際關係而形成的人際脈絡”,經常用於政治或商業的領域,但其實不論做什麼行業,人人都會使用人脈。
人脈與人際關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經營人際關係是麵,經營人脈資源是點;人際關係是花,人脈資源是果;人際關係是目標,人脈資源是目的;人際關係是過程,人脈資源是結果。可以這樣說,沒有人脈資源落地生根的人際關係是空泛的、毫無任何意義的人際關係,而人脈資源的開花結果則依賴於良好的人際關係基礎。
積累你的人脈存折
隨著全球網絡的極速發展,整個世界日益成為一個脈絡豐富的地球村,人與人之間的聯係也隨之更加密切。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娛樂都緊密地和別人聯係起來了,整個世界已經形成一個有機脈絡。
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經發表一份調查報告,結論指出:一個人賺的錢,12.5%來自知識,87.5%來自關係。這個數據是否令你震驚?
在好萊塢,流行一句話:“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而是在於你認識誰。”卡耐基訓練區負責人黑幼龍指出,這句話並不是叫人不要培養專業知識,而是強調:“人脈是一個人通往財富、成功的入門票。”
因此,也出現了一些善於使用人脈、經營人脈的群體。在台灣證券投資界,楊耀宇就是個將人脈競爭力發揮到極致的脈客。他曾是統一投資顧問的副總,一年前退出職場,為朋友擔任財務顧問,並擔任五家電子公司的董事。根據推算,他的身價應該有近億元(台幣)之高。為什麼憑他一名從台灣南部北上打拚的鄉下小孩,能夠快速積累財富?“有時候,一通電話抵得上十份研究報告。”楊耀宇說,“我的人脈網絡遍及各個領域,上千、上萬條,數也數不清。再比如由於網絡、媒體、IT產業的異軍突起,比爾、楊致遠的率先發富,鳳凰衛視、湖南衛視的備受青睞,靠得是什麼?很簡單,就是點擊率、收視率,說到底就是人脈、人氣。有人買你的帳,壞事也能辦成好事;沒人買你的帳,好事也會辦成壞事人脈如同金錢一般,也需要管理、儲蓄和增值。人人都可以成為善於人脈經營的脈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