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惜時——要永遠跑在時間的前麵(3)(1 / 3)

1.5.2長遠重要法則

既要強調優先重要,又要強調長遠重要。這是“時間管理學”的突破性理念,也是現今“時間管理學”的核心精髓。強調長遠重要,即強調做“不急迫卻重要而長久的事”。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雖然不是眼前最急迫的事情,但是對於長遠、大局來說卻是意義重大的大事。比如鍛煉身體,鍛不鍛煉眼前看不出多大差別,但是對於長遠來說卻極為重要,有極深遠的效益,有些人吝於在這類事上花費時間實在很不明智。

在時間管理上,要兼顧長遠性與急迫性,要高度重視對眼前雖不緊急但有深遠影響的事務的處理。這一法則,把時間管理上升到了戰略高度。

1.5.3一舉兩得法則

一舉兩得、一石多鳥,在同一時間內幹成多件事,也是提高效率的妙招。很多時候,隻要巧妙設計,都是能夠一舉兩得的。比如,在走路時聽英語磁帶,在看電視時織毛衣,或是像林肯那樣在穿衣服時背首小詩……

一舉兩得,有很多方式。

一類是大腦與動作器官並用式。某個工人幹釘木箱的活兒,他每敲一下釘子就背誦一個外語單詞。一年過去了,他不但完成了工作任務,而且毫不費勁地記住了5000多個外語單詞。加州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一個人在三年的開車時間裏收聽節目,就可以獲得相當於兩年大學教育的訓練。

一類是大腦不同功能區並用式。如一邊聽音樂一邊讀報刊等。

一類是顯意識與潛意識並用式。潛意識的活動往往覺察不到。在幹某件事時,突然冒出其他的靈感,如果能及時地將這些靈感記錄下來,可謂是一舉兩得的事情。再有,在睡眠中同樣可以學習,國外有名的“超級學習法”就是在睡覺時收聽外語錄音,效果很好。普希金說:“不要急著做決定,隻要睡一晚,就會湧出好的智慧。”很多名人都愛用這個辦法。睡前自己給自己下達指令,睡醒後難題往往都能找到答案,這叫“一邊睡覺一邊成功”。

應當有意識地訓練一舉兩得的本領,越訓練這種本領就越強。

1.5.4標本兼治法則

要想成為時間管理高手,不僅要掌握這樣那樣的時間管理的法則、技巧,還需要苦練治心治情的功夫。時間管理與情緒治理是彼此製約、相輔相成、同步發展的關係。

如果沒有積極、興奮的情緒,哪怕掌握了很多時間管理的法則、技巧也無濟於事。那些對工作、對生活充滿了消極、厭倦情緒的人,那些懶於奮鬥、不求上進的人,發愁的不是時間不夠用,而是如何打發時間。許多了不起的人物都是時間管理的高手,長年累月一天隻睡四五個小時的覺。能做到這些,與他們不斷向上、力爭上遊的積極情緒是分不開的。

記住:當你產生了厭倦、怠惰的情緒時,如果不能及時地清除掉這些情緒的垃圾,時間必定遭到浪費。

1.5.5打破時間管理的“瓶頸”

在任何一家較有規模的公司或其他機構中,隻要有一位重要人員沒有采取主要的行動,就會出現“瓶頸”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猶豫不決、懶惰、優先次序不當、頑固或要求過分。這是時間管理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因為如果你是一位管理者的話,你浪費的不僅僅是你個人的時間,而是一群人的時間。

典型的“瓶頸”都是由下麵這幾類人造成的:

○對於新辦法不置可否的高級經理人員;

○核定下一項計劃之前,舞文弄墨的官員;

○不能及早安排好聚會,使得布置場地的人沒有足夠時間布置好場地的俱樂部委員;

○喜歡在打字形式上吹毛求疵而把信件重新再打的老板;

習慣拖到最後才確定論文題目的教師;

○要下屬每事必問而問時又找不到的老板,等等。

這類人多得舉不勝數,而且分布在各行各業。他們對下級和同事的時間管理熟視無睹,因而大大阻礙了這些人員的努力。

“瓶頸”現象的造成,固然可能是由於某一個人要做的事情太多,但也可能是由於某個人沒有足夠的事情可做。後者會堆積起一大堆文件資料,使別人(常常是使他們自己)認為他們很忙。就好像一名吝嗇鬼在酒店裏慢慢吸飲一杯酒一樣,他們也會慢慢地弄著一項計劃,讓別人認為他們有事情要做。對付這些人的辦法,是給他們更多而不是較少的工作去做,並且訂下期限。這個辦法會像疏通阻塞管子的通道一樣,可以發揮出驚人的效果。